第(1/3)页 “数据,聊天数据?” 赵汉德眨眨眼,茫然的问道: “这有什么用,按你的说法每天几十万人在聊天,一个人发3条就是一百万条,就算有机密看得过来吗?” 他本来是找唐文谈谈MDA在国内铺开的问题,结果后者聊起了IAA的数据要求。 唐文其实认为和网安联动最好,不过这个时代的保密还不算完善,最终他只决定和赵汉德聊一聊: “不需要笨拙的筛选,可以只集中关注关键IP,比如某研究所所属的片区,不过……现在网上的确不涉及太多的机密。” “那你怎么看?” “我有两个方案:- 首先是拖,就算真的给数据也不可能很快,稍微找点理由就半年起步,慢慢拖着就行; - 另外可以反过来当反间谍工具,想办法钓鱼,不过有风险和容易暴露,我不推荐。” 赵汉德听完点点头,他其实也知道信息数据代表着什么,不过他相信唐文能拿捏好。 毕竟前不久国内才又对南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一个独立掌握核力量、还能策反帝国核潜艇、神不知鬼不觉弄到685型、造舰能力极强的组织,甘心依附于帝国的可能性为零。 “这种小事你们自己处理就好了,还是来谈谈MDA吧。” “……” 好吧,唐文这次的目的本来也有消除MDA万能论的错误思想,于是抛出准备已久的话术: “MDA不能简单的照搬,需要适配特殊的国情要求,适合米国但不一定适合国内,MDA采用的移动互联网以2.4GWIFI为基础,这需要在每个城市建立大量WIFI基站。 米国能花钱建起来是因为有庞大的消费力促进互联网经济圈,可以靠虚拟经济提振GDP收回成本。 国内如果盲目跟进,只会白白投入巨资收不回成本,成为无法普及的烂尾项目。” 吸干投资者引爆炸弹是绝对的机密,唐文除了自己谁也没告诉,不过这番解释他相信已经足够理智。 实际上这些话在米国时就已经被提过,但赵汉德依旧不想放弃这样一个巨大机会。 害怕失败就放弃,这也不是国内的风格。 理性让他犹豫,但一个好不容易有可能赶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却无法让人冷静下来。 不仅仅是赵汉德,国内从下往上此时都成功被MDA迷惑,不得不去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