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臭鼬工厂-《美利坚往事1988》


    第(2/3)页

    而且这个时间至少是三個月到半年,因为针对新系统的软件开发需要时间。

    刚刚史蒂夫的意思,就是故意延缓提供给比特公司的软件开发包的时间。

    说白了,就是使绊子,拖慢他们开发软件的进度。

    但是权衡再三,盖茨还是拒绝了。

    这不是他大发善心,而是这样做弊大于利。

    windows95虽然微软内部很有信心,但这不代表它已经成功了。

    作为世界第三大软件公司,比特的办公软件被大量公司采用,这个范围遍布全球。

    如果微软敢在开发包上动手脚,那影响将非常恶劣。

    潜在的诉讼官司不说,其他软件公司也会对微软充满不信任感。

    甚至那些依赖比特办公软件的企业,会拒绝升级windows95也说不定。

    这样做的后果得不偿失,而且说到底微软和比特的业务重合度其实不大。

    瞧瞧现在比特公司在办公软件领域的发展就知道了,其产品分布甚至深入到了具体的业务类别。

    比如专门针对人力资源公司的hcm软件,还有专为供应链打造的scm软件。

    其专业化几乎做到了世界只此一家,但微软却没有进入这一细分市场。

    微软唯一能称得上是办公软件的产品,或许只有office套件。

    很显然这和比特公司的业务没什么潜在竞争,所以盖茨拒绝了史蒂夫的提议。

    如果仅仅只是因为和迪恩有些过节,就故意在这方面为难他,那也太瞧不起他盖茨了。

    这一提议被否决后,众人也知趣的自动略过了话题。

    见气氛有些沉闷,瞅准时机的布拉德.西尔弗格突然开口。

    “我们是否应该对另一项业务多些关注?“

    “什么?”盖茨抬起目光。

    “互联网”西尔弗格耸耸肩,“我有预感,它可能会未来的热门,比如最近非常流行的浏览器。”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布拉德。”盖茨的表情有些无奈。

    “浏览器只是一种应用软件,它和word这些没什么区别。

    说到底,它的存在就是扩大了人们对计算机的需求。

    从市面上现在的浏览器市场看,它们不会成为一项独立的营利性业务。”

    微软内部关于对浏览器的讨论,其实已经进行过不止一次。

    不过盖茨对它并不看好,因为这种软件太容易被模仿,且门槛低、竞争激烈。

    马赛克和探索者前期的市场争夺,西雅图这里都看了清清楚楚。

    对盖茨来说为了这种“普通货色”而浪费资源是不值得的,尤其是浏览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免费的。

    虽然据说它们已经开始被商业化,但激烈的竞争势必会导致相关软件价格下跌。

    也就是说从商务角度出发,它无法从市场中获得可观的利润。

    最近关于这门生意的销售数据,进一步证实了盖茨的推断。

    两月才几百万美元的销售额,根本无法打动体量巨大的微软。

    盖茨不仅拒绝投资研发基于web网络的应用程序,甚至也拒绝了一切此类应用程序的开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