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多事之秋-《美利坚往事1988》


    第(1/3)页

    网景当日的收盘价最终以49美元结束,它是发行价的3.5倍,开盘价的2倍!

    同样也是上市的第一天,网景的市值就从ipo估值的18亿美元,直接飙升到了63亿美元。

    它打破了华尔街股票发行的一切纪录,包括四年前的比特公司。

    这家成立两年,真正盈利不到一年的公司,一夜之间创造了几十名百万富翁。

    在上市首日,股价的最高峰时,甚至一度逼近70美元。

    华尔街和股票分析师们,根本看不懂网景的股票。

    他们赖以生存的经验,在这一刻似乎通通失效。

    由于对网景的首日发行感兴趣的客户太多,嘉信理财甚至把公司的电话声讯词做了更改。

    “欢迎致电嘉信理财,想了解网景首次募股的信息,请按1。”

    摩根士丹利也增加了专线以应对源源不断的咨询电话,想要买这只股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财富》杂志在两天后的报道中回顾这次事件时,称网景的首次公开募股是“点燃网络繁荣的星星之火”。

    这么说其实没错,网景的闪亮登场,彻底掀起了互联网淘金潮。

    几乎短短一周内,美利坚就有几十家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公司成立。

    仅仅硅谷就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二,一时间创业的年轻人多如牛毛。

    某些个别离谱的案例,初创公司几乎有个商业开发计划,就能从风险投资公司那里拿到钱。

    这就是网景成功上市带来的最直接影响,也是互联网浪潮的开端。

    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互联网公司不同,微软那里直到网景上市一周后,才慢吞吞的出招。

    首先其官方发言人正式对外公布了,windows95的各版本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其中plus附加包的说明后面,赫然标注了“互联网组件”这个单词。

    普通人或许看的一脸迷糊,但对迪恩他们而言,这并不是什么难解的谜题。

    如果猜的没错的话,所谓的互联网组件,应该就是微软自己的浏览器。

    在盖茨的理解中,浏览器就是通向网络的接口,说它是“互联网的组件”也并不过分。

    只不过为了营销效果,微软故意保持了一份神秘感,详细的价格等信息估计要等到发售时才会揭晓。

    当然因为这段时间铺天盖地的广告,以windows95的热度而言,它根本不缺关注。

    即使微软故弄玄虚搞了似是而非的说明,这也瞒不过嗅觉灵敏的专业媒体。

    于是微软即将在自己的新系统平台,同步推出浏览器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不过外界包括华尔街在内,并不看好微软的这次动作,因为网景的探索者几乎已经占领了90%以上的市场。

    想要从已经达成垄断的公司手中,抢走对方的市场份额,又谈何容易。

    更何况网景已经完成了上市,此时正是它如日中天的时候。

    微软虽然家大业大,但这不代表它就能在浏览器市场获得成功。

    媒体议论纷纷的同时也都在等待,这款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操作系统面世,他们想一窥究竟。

    另外部分人也把目光投向了网景,他们想看看前者作何反应。

    不过网景那里依旧是静悄悄的一片,唯一的动作就是宣布将javascript编程语言,免费向所有人开发者开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