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图书商-《美利坚往事1988》
第(3/3)页
在华尔街工作的几年中,贝索斯虽然表现的和蔼可亲,不时的发出笑声并称呼自己为书呆子。
但他仍是一名一丝不苟的分析师,因此在94年,他接到了戴维交代一项任务。
分析并评估互联网的前景,这仿佛是命运般的相遇。
贝索斯的信条是发现市场空白并投身其中,然后他发现互联网显然就是巨大的空白。
很快就会有人通过网上卖东西赚到很多钱,研究几个月之后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个赚钱的人不能是自己呢?
贝索斯被自己疯狂的想法吓了一跳,他在华尔街的工作相当赚钱。
这时候辞职就意味着他94年丰厚的年金,会和他错身而过。
他是否真的要为一个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基于互联网的零售创业公司而放弃一切?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戴维,后者劝他花些时间考虑之后再做决定。
于是贝索斯找来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了一句话:如果我80岁回忆起这个决定,我会后悔这种尝试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知道自己想在互联网上销售商品,也明白在纽约做不到。
因为他已经想好了要在网上卖的商品,你不需要预先亲手摸到或亲眼看到。
也不是也特别昂贵的东西,同时不易损坏——图书。
他将成为一名网络书商,而西雅图将是他开展业务的地方。
贝索斯之所以前往翡翠之城,这是作为一个关注细节的华尔街分析师所做出的理智决定。
大部分早期的互联网用户都在加州,但互联网规定的是与公司总部位于同一个州的客户,进行网购时必须支付州消费税。
鉴于此,贝索斯希望选择一个人口更少、没那么多用户需要支付额外税金的地方。
很显然,华盛顿免征所得税这一点,对于贝索斯而言可谓锦上添花。
同时这也是出于物流方面的考虑,西海岸最大的图书分销商距离西雅图很近。
所以他的团队刚开始不需要有自己的仓库,他们只需要订购图书并从那里寄出即可。
另外贝索斯还有自己的小九九,西雅图有微软及其数以千计的工程师。
其中一些不安分的人,也许会离开并加入一家创业公司。
如果一切顺利,他将需要很多工程师。
瞧,近水楼台先得月。
贝索斯的创业过程算不上顺利,虽然亚马逊磕磕绊绊开张了。
但他们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问题——缺少资金,雇佣人手、压货,这些都需要钱。
贝索斯先后开了60次会,又花了大力气来游说,最后才从22位投资人那里筹得最初的100万美元。
那时是95年的夏天,说服投资人掏钱比贝索斯想象的要难。
“对图书行业有一点了解的人都不给我们投资。”贝索斯事后曾向自己的妻子抱怨道。
但总算有了启动资金,亚马逊很快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笔订单。
它的早期用户很多都是计算机迷,这类图书也占据了网站的畅销榜单。
不过这种情况没持续多久,其他消费者就开始蜂拥而入。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贝索斯不得不再次考虑融资的问题。
当前面临的情况,迫使他必须这样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