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汹涌而来-《美利坚往事1988》


    第(3/3)页

    与此同时,盖茨下令公司内所有软件开发人员,停下手中所有任务。

    开始全力支持导航者浏览器的迭代更新,这道命令最终调动的开发人员高达四千人。

    是的,四千个技术人员在雷德蒙德集中,并开始对导航者浏览器进行攻坚作战。

    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让导航者浏览器真正获得市场的认可,它必须不能落后网景太多。

    盖茨对导航者浏览器的规划是三步走战略,这一计划早就已经开始实施。

    第一步,发布初代浏览器,了解市场对软件新功能的需求和期待。

    第二步,根据市场反馈改进产品功能,然后发布第二版浏览器。

    第三步,综合所有经验教训,发布第三个版本,这也常常会是一款拳头产品。

    当然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拥抱和扩展”策略,比如首先识别市场领导者。

    然后效仿他们,再照搬愿景、提供可替代品,最后整合产品、发挥优势、蚕食对手。

    很显然网景就是那个市场领导者,微软忠实的推进自己的策略,并且已经走到了第二步。

    现在第三步,也就是第三个版本浏览器,它将是微软的拳头产品。

    盖茨期望它能在性能和市场上,与网景的探索者硬碰硬。

    所以为了确保导航者3.0万无一失,微软投入了数千开发人员来完善这个版本的浏览器功能。

    与此同时在外部,他也必须为导航者争取时间。

    就像上面说的,向微软的商业伙伴施加压力,以减缓网景浏览器的普及速度就是目的之一。

    盖茨很清楚垄断了桌面系统后,微软可以在这方面做哪些手脚。

    他在那次会议上,对微软手中的“特权”做了充分的阐释。

    “关于如何开发利用windows桌面,我们有三种选择。

    第一,当我们意识到核心资产面临风险时,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筹码,来应对浏览器大战。

    第二,我们可以将其变现,将桌面位置出售给出价最高的竞拍者。

    第三,我们还可以用它来销售和推广自有内容。

    我承认,通过第一个选项,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地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削减了msn的竞争优势。”

    盖茨为了争夺浏览器市场,不惜以内部的msn作为代价来赢得这场战争。

    他的这三点提议在内部会议上引起了很大争论,首先msn部门的人不同意这样做。

    他们呕心沥血这么久,结果却沦落为了弃子。

    其次,另外一些高管也对盖茨的做法,难以接受。

    这不仅仅是道德的问题,它也很可能让微软惹上法律的麻烦。

    早在91年的时候,微软就已经因为桌面软件的垄断问题而惹上了官司。

    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windows95,微软也没有彻底垄断操作系统,所以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但现在盖茨的决定,又勾起了很多高管的回忆。

    然而不顾内部的争议,这一决议被盖茨强制性通过。

    于是就有了现在迪恩所面对的这一幕,当底线被突破的时候,接下来任何一次“犯规”都不再会成为负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