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拒信-《和离后前夫说他爱我》


    第(1/3)页

    宣政殿内静了会儿,  上阶站着的内侍正要唱喝退朝。

    下首有着绯袍大臣忽地起身拱手道:“臣有事启奏,河道县知县周孟秋所?提,乡学庠序劝学缴纳之法,  于?民弊大于?利,  且极为不?公,  不?宜执行。”

    原本等待散朝的各臣公一怔。

    乡学庠序劝学缴纳之法,是知县周孟秋上疏的内容。

    此?事朝中众相已先商讨过,  有附议有反驳,本就争论不?休,  此?刻一听有人拿出来说,殿内顿时争吵起来。

    “此?举上承先帝之意志,下启百姓之民智,如何弊大于?利?”

    “先帝之意志是有教无类,  而?非巧立名目增长民赋,  让全村全族供应本村学童,  就是增长民赋!”

    “乡学庠序各家各户皆可入学,  且将来若有学童高?中,也会回?报村里和家族,这分明是人人皆利的好事,如何算巧立名目!”

    “各家学童只在庠序进学三年,而?各家各户却要从生到死的缴纳银钱,  供应其他学童,此?举就是巧立名目,增长民赋……”

    “既然增长赋税不?利于?民,  那便全由?户部拨款,  专供庠序。”

    “说得轻巧,维持庠序教学每年就需近五十万两,  再增款项,导致支收失衡,国库空虚,谁来担责?”

    ……

    殿内众臣争执不?休。

    世?家出身的旧党大臣看不?上寒庶,而?庠序有利于?寒庶,本就是乾元帝为扼制世?家垄断学识的手段之一,他们自是极力?反对。

    寒庶出身的新党大臣受尽世?家排挤,对他们早有不?爽,又哪能让这等好事被破坏。

    双方都卯足了劲地开喷。

    “诸位诸位……”时任中书令的范相出声喝止。

    范相历经三朝,名望甚高?,新旧两党皆敬之,他一出声,场中纷乱逐渐停下。

    年过六旬的宰相慢声提议道:“让村族缴纳银钱供学童进学,确有增长民赋的嫌疑,而?要户部拨款劝学又使国库不?堪负重,不?若各退一步,村族不?得强制村民缴纳银钱进学,户部只给出一定?名额的助学名额,得到助学名额的学童,由?庠序供其笔墨纸砚与衣食口粮。”

    众臣闻言,神色各有不?同,目光统一转向前头坐着的两人。

    郁清珣平淡瞥向旁侧之人,“供应所?有庠序学童衣食笔墨,国库负担不?起,而?增收民赋也是不?妥,不?若如范相所?言,你我各退一步,每乡庠序各推十名才学优异的学童,得此?助学优待。”

    “十名太多。”崔侍中皱眉否决。

    郁清珣毫不?意外,意思意思地降了一位,“九名。”

    “三名。”

    “九名。”

    “三……”

    “西疆安沙国近期频有异动?,赵大都护似乎有所?倦怠,不?若我带兵过去平上一场?”郁清珣懒得争执,直接丢出话语。

    崔侍中话语凝顿,脸色有不?好。

    大晋有四位大都护分驻边疆,各领精兵数万,其中安北大都护唐宁,是郁清珣姻亲,安南大都护萧执为郁清珣一手提拔的亲信,安东大都护李弃忠于?皇族姬氏,安西大都护赵谋为世?家子,是旧党军中最大倚仗。

    郁清珣执掌全国军务,借口安沙国异动?,上请出兵,可借机夺取赵谋兵权。

    虽然太皇太后定?会否决这提议,但若郁清珣坚持……

    崔侍中并不?想赌这点,也不?想因?为区区几个名额就闹到这个地步。

    “九名。”他到底是退了一步。

    *

    小?宅院内。

    郁桉终于?睡醒,奶娘丫鬟伺候着洗漱,藏在他怀里的信件不?经意掉落出来,恰好被过来找弟弟的郁棠看到。

    “这是什?么?”郁棠好奇捡起。

    郁桉呆了呆,小?脑袋一时没想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