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吕爱卿,奏章呢?” 宁和帝没有因为吕晨涛的奏禀龙颜大怒。 也没有说要将宋言捉拿归案。 反是追问奏章在何处。 能在朝堂上混的多是老狐狸,一些人隐隐便感觉到情况似有不对,身子站的笔直,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仿佛老僧入定。 这般时候,还是不要多话为好。 吕晨涛亦是愣了一下,宁和帝的反应有些古怪,不过好在之前早已商量好了各种应对之法,倒也不至于慌张: “回禀陛下,并无奏章。” “没有奏章,你又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吕晨涛清了清嗓子:“乃西林书院一名书生,他亲眼瞧见宋言于平阳城内屠戮百姓,镇杀官员,心生恐惧,趁着混乱之时逃出平阳,冒寒风积雪,一路逃到东陵,下官这才有机会得知平阳城发生的事情。” 奏章,自然是有的。 只不过,那是宋言的奏章,奏章上的内容对西林书院颇为不利,早已被他抽走。 随后又协同十数位西林书院的同僚商议,所有人一致认为,这宋言对西林书院有莫大威胁,务必要趁着这个机会将其铲除。 身为皇帝,最是忌讳下属不敬天威,拥兵自重。 再加上,宁和帝同长公主之间关系极差,一番思索,众多西林书院的官员便觉得这一次胜券在握,只要宁和帝下令将宋言捉拿归案,半路上可能都要因病去世。 如此,灾祸可除。 即便是宁和帝感觉不对,以宁和帝对长公主的厌恶,说不定也会将错就错……毕竟,这位陛下当年可是直接将长公主的驸马剁了脑袋,区区一个女婿,还不是说杀就杀? 朝堂上还有杨家派系,杨家人对这宋言也是恨之入骨。 如有杨家人帮忙,大事可成。 这样想着,吕晨涛便安心下来,甚至就连之前被宁和帝注视带来的恐慌都莫名消散了不少,原本弓起的身子也稍稍站直了一些,悄悄冲着旁边使了一个眼色。 当下立马便有一名尚书省名下的官员走出队列,毕恭毕敬的行礼,旋即朗声说道:“启奏陛下,平阳刺史钱耀祖,为官多年,清正廉明。虽身为文人,却镇守辽东,悍不畏死,亲率军队,阻止女真祸乱平阳,有大功于江山社稷。” “并于平阳城内,庇护辽东流民,活人无数,恩泽苍生,实乃我宁国百官楷模。” 话到此处,声音忽然变的悲愤:“正是这般忠勇仁义之士,却遭那宋言残杀,实乃我宁国之痛,万民之痛。” “宋言此人,目无法纪尊卑,虐杀百官,屠戮百姓,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慰民心,恳请陛下严惩。” 声音洪亮,于朝堂之上回荡。 这一番话,说的那叫情真意切,义正严词。 即有对钱耀祖的敬仰,又有对钱耀祖身死的悲痛,更有对宋言的憎恨。 话音落下,便又有一名官员上前一步,沉声说道:“宋言此子,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恳请陛下严惩。” “臣附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