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朱棣毕竟是以一己之力与朝廷抗衡。 大明在各地镇守边关的将士,要是让朱允文召回来,那朱棣面对的,就是二百万、乃至三百万的边防将士了。 他必须在朱允文下令之前,拿下应天,登基称帝。 只有这里稳定了,边关的将士才不会轻易挪步,只能顺其自然了。 要知道,老朱身前可是对所有藩王、大臣们授意过,他的继承人是朱允文,谁敢保证那些边防将士不来援助呢。 这点,朱棣可赌不起。 加上他的粮草也维持不了长时间的作战。 速战速决,从始至终都是朱棣最要紧的一步棋。 “主人,您觉得燕王会想什么办法将朝廷的百万大军困入泰安府呢?” 再看朱棣的城中布防,朱允熥欣然而笑:“你看,他的兵马分别驻扎在城的南北两个大营,成对峙之势,这应该是姚广孝的手笔。” “这?小人不懂。” “我写一封密信,你交给张信,让他相机而行。” 主人的心思,百变难捉,三宝也跟不上这种思维啊。 三宝下去之后,朱允熥反复看着张信送来的地图,笑意满满:“朱棣,姚广孝……有意思。” 三宝采用飞鸽传书的方式,消息很快到了泰安府的张信这边。 看过书信之后,张信也不明白主人的用意,但他只需要听命行事就行了。 他去见朱棣,但见朱棣和朱高煦、姚广孝三人,正在商议怎么拜托朝廷的围困。 信中,朱允熥说过,如果姚广孝能先洞察结果,他就不言语。 即便是张信提出来,也必须从姚广孝口中说出。 这是让张信同时得到朱棣和姚广孝最大的信任,会做人也是有不少帮助的。 “王爷,军师。” “哦?张将军来了,本王与军师正在商议,该如何拜托朝廷的大军,我军不能持久固守啊。” 张信朝姚广孝看了一眼,说:“军师大才,想必已有良策。” 姚广孝若完全是个棒槌,朱棣也不会用他。 但他现在很想听听张信的见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