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商人交了税之后,到自己腰包的钱,少之又少。 经商在本朝是最吃力不讨好的。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非但要拉拢官宦势力,还要别出心裁,有巨额资金,在民间拉拢地方豪绅、勋贵等等。 就是说,除了本钱之外,还要给官府、豪强一些钱。 因此,在本朝能做商人做到买得起房子的,十中有一就不错了,大多数人都是亏本。 谁让老朱仇富呢。 而朱允熥这个命令一下,就等于给商人起死回生的能力。 原来的税率达到盈利的一半以上,现在只收百分之五,那朱元璋能答应么。 “殿下,这……这可违背了太祖爷定下来的规矩啊。” “现在是我做龙庭,国家都穷成这样了,还讲究什么规矩?难道你想让大明变成一个乞丐国么?” 李进也知道这里头的弊端,但是谁敢违背朱元璋的意思呢。 朱允熥继续道:“财神阁由你主持,你找一个心腹之人去办就行了,那些民间商人的出货和进货,你要暗中支持,官府衙门不得向财神阁的人索取任何利益。” “此外,加入财神阁的人,如果有人缺少本钱,我们支持,那二百万两银子就是见证。第三,财神阁必须自己先做几样生意,把名气给打出来。” 李进轻声说:“殿下,不以朝廷的名义来做,那百姓也不敢加入啊。” “先暗地里做,等我登基之后,再默许,你明白么?” 原来如此! 李进胸中澎湃,对朱允熥升起无限敬意。 这是帝王之术! 直接由朝廷默认,不如新皇登基后的一纸诏书来的让人震惊。 这是朱允熥在给自己登基铺路,收揽民心。 要是现在就以朝廷的名义下达,百姓未必买账,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皇帝发话,才最管用。 “殿下,您何时登基?” “现在国库没钱,办一次登基大典,需要耗费数百万两银子,此时登基,不合时宜,先赚钱。” “可是,国不可无君啊……” “这事我自己会考虑的,你不必多说,下去办事吧。” 不做皇帝最大的原因,就是没钱,还有——朱棣、齐王尚在,对应天虎视眈眈。 一旦称帝,那二人肯定在祭天大典之前,发兵南来。 朱允熥自己赚到的钱,个人腰包是不少,但不足以维持一个国家的开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