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邵。” “小民在。” “你愿意去抵御鞑靼么?” 王邵想了想,起身见礼:“小民愿意。” “坐下说,这也不是朝堂。你的祖父是鞑靼人,还是个将军,你愿意去?” “回陛下,小民的父亲是汉人,虽然小民身上有鞑靼血脉,可小民是在汉人地界出生的,小民不是鞑靼,而是汉人。若真的追根溯源的话,不管是汉人还是鞑靼,都是中华大地的子民,保家卫国是为人臣者应当做的事,别说是鞑靼,就算是国内有亲贵造反,小民也义不容辞。” “好。” 好一番陈述! 他能悟出这层道理,就已经是一个大将军的人选了。 接着,朱允熥又把眼光放在了马赫然身上。 “马赫然,你曾经是汤和的部下,朕听说,汤和作战骁勇,可是很多军机要务,都离不开你。那为什么汤和没有提拔你为上将呢?” 马赫然欲言又止,保持尴尬的沉默。 “不必害怕,朕不是太祖皇帝,不管你说什么,朕都不会加罪。” “是,陛下,臣原先是汤帅的部下,汤帅经常采纳臣的意见,却不为世人所知。因为……因为洪武年间,大案重重,汤帅是为了保全在下,只给了在下一个六品参知的文衔。” 也对啊,老朱杀人如麻,汤和也是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万一有一天,老朱起杀心,那是要杀一群的,汤和身边的将领也无一幸免。 看的出来,汤和是真爱才,为了保这个人,一直的压制他。 明明有大才,却只给了六品文官的职位。 “朕让你去对付宁王,你需要多少兵马?” “陛下给臣多少兵马,臣就用多少兵马。” 啧! 这话说的可是霸气啊,有那么一股诸葛亮的风采。 朱允熥端起酒杯,笑看此人:“你知道宁王目下招揽了多少兵马么?” “回陛下,三十多万。” “那你知道朕手里有多少兵马么?” 马赫然迟疑片刻,回答道:“不知陛下问的是可见之兵,还是不可见之兵?” “哦?怎么讲?” “可见之兵为将士、马匹、军械之类,不可见之兵,为山川、河流,天气变化之类。若只说可见之兵,陛下有十七万兵马,若囊括所有,则陛下的兵马用之不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