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允熥还记得,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被人黄袍加身,人架在那个位置上了,下不来了,下来就是九族皆灭。 就看燕王自己该怎么做了。 朝廷连年征战,内忧外患,现在朱允熥手中兵力确实不足。 他不想急于招揽兵马,因为百姓太辛苦了。 不光朱允熥看出这份檄文的猫腻,朱元璋也察觉到了。 因为他也在朱棣身边安置了人,还不止一个,对自己的每个儿子,他都能时刻清楚动向。 檄文是朱权写的,这损儿子唯恐天下不乱。 老朱也是摸爬滚打上来的,从最初的乞丐、和尚,到后来的马夫、将军,乃至大帅、皇帝,他能理解朱权想篡位的心思。 可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暗通贼人,和鞑靼密谋,这因为是叛国了。 “蒋浣。” “末将在。” “传咱的旨意下去,令江南各地的锦衣卫行动起来,将朱权手下的将军,尽数铲除。” “遵旨。” 老朱望着天边的晚霞,子孙间的斗争,他不太想参与。 可是大明耗不起了,国家需要休养生息,那帮淮西勋贵,都怪他杀的不够彻底。 另一边,大同城内的将军府里。 朱棣三个儿子拿着讨贼檄文来到亲爹跟前,可没想到,朱棣已经看到檄文了,比儿子看到的更早。 “爹!这檄文是您写的?!” 朱棣瞅了瞅三个儿子:“你们也以为是我写的?” 朱高煦十分愕然:“莫非不是?” “当然不是,为父怎么会蠢到写这种东西,我要想造反,会以大同为根基么?那不等于把自己至于两面树敌的境地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