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现在他能体会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皇帝要求后宫不得干政。 这里头的弊端很多,是对皇权的亵渎。 一如皇后所言,朱允熥确实不会打高丽,可这是他决定的事。 凡事没有绝对,如果高丽真因为宁王而进宫大明海域,朱允熥也不会当软柿子。 未来发生什么,谁能料定。 历史线已经被朱允熥改变了,从他在凤阳募兵那一刻起,整个历史的发展轨迹都偏离了史书。 所以,朱允熥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林婉儿摆错了自己的位置,她异想天开,以为朱允熥是好色才把她留在身边的。 皇帝富有四海,从不缺漂亮的女人。 之后数日,朱允熥依然没去婉妃宫,放着最有姿色的女人不碰,只是想磨一磨这个女人的性子。 等她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后,才配当大明的皇妃。 转眼,几个月的时间过去。 由于财神阁的广泛设立,大明的商道得到空前发展。 没有奴隶,人人皆可经商,国库存银是洪武年间的十倍不止。 朝廷各级官吏是从‘学院’中选拔出来的。 朝堂之上,不只是老夫子,更多的是,是能对大明经济、军事带来实际帮助的大臣。 以前民间和权贵世家对朱允熥的种种诟病,已经很淡薄了。 国富民强才是硬道理。 一日,瓦剌派使者来大明,觐见皇帝,来人是大汗的儿子,朱允熥以王侯之礼对待。 瓦剌送来了牛羊和女人,按照邦交,朝廷也该回赠一些东西。 这本是一场欢乐的酒宴。 可是不知怎么的,瓦剌大汗之子却借着酒兴,说了不该说的话。 “皇帝陛下,我父汗想念女儿了,也就是陛下的萧贵妃,这次回去,小王想带妹妹回瓦剌去,请陛下应允。” 喝多了吧,国与国之间,嫁出去的公主,泼出去的水,还能带回去么。 回击的言语,以朱允熥的身份不方便讲。 李进作为中书省左丞,代皇帝发言:“木托王子,公主已是大明贵妃,怎能再回瓦剌去,你如此说话,是没有把我大明天子放在眼里,请慎言。” “呵呵,妻子回娘家探望,这是我们瓦剌的习俗。” “但这里不是瓦剌,而是大明。” 那王子冷笑着:“李大人,大明确实强大,但我瓦剌也不是白给的。” 这话就严重了,再说下去,容易兵戎相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