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伊里奇-《阎浮武事》
第(2/3)页
谭雅说到这里,似乎陷入了回忆,神色一时难以形容:“但实际上,伊里奇研发的战场急救技术和标准化战场手术系统在战争中挽救了许多士兵军官的生命,加上布尔什维克给予了科学家最大程度的优待,伊里奇在旧苏维埃兢兢业业了十几年,在军政学三界拥有难以想象的声望。李森科作为乌克兰农民出身的后进,即便拍马屁的手段高超,也无法跟长袖善舞的伊里奇相比,更何况李森科只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废物,科研能力完全无法跟当时在学界已成为泰山北斗的伊里奇相比。可那位红色沙皇,就是那么做了,简直像是被李森科灌了迷魂汤一样。”
“或许正是因为他农民的出身,才让那位钢铁慈父做出这样的安排吧。”
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的秦淮自然比谭雅这个英国女人更理解李森科主义的复杂,缓缓道:“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他让伊里奇去东西伯利亚养老,应该是另有隐情。说不定是将计就计,借助国际社会对他的刻板印象,用一纸调令完美地把伊里奇和他主持的研究项目隐藏起来,至于目的嘛.”
秦淮瞥了一眼若有所思的谭雅,继续道:“我记得战争爆发前几年,在凡尔赛条约签订后没多久,世界各地就开始出现了很多无法解释的异象,极光,长夜,天上传来巨大回响。这些现象,是卡文迪许实验室、巴斯德所这些顶尖科学机构也无法解释的,然后末日的说法开始甚嚣尘上,病毒论,宗教论,陨石论,还有最普遍的洪水说,这些论调出现在各国领导人的桌上,一批又一批生存基地开始建造。我觉得,伊里奇去东西伯利亚,很有可能就是为了主持某处生存基地,也许是为了培育基因编辑的超级士兵,也许是想末日来临时,能为人类保留最后的火种。总之,如果我的猜测无误,这一切,那位红色沙皇应该是清楚的,但大本钟不知情,只能说明一件事。”
“他在提防大本钟。”
听秦淮这么一讲,谭雅将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连起来,也咂摸出了点东西:“这么看,那位红色沙皇确实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动机。”
说着,谭雅拿起电子笔,从u盘中又翻出了几份从旧日遗迹中找到的文件。
秦淮抬起头,看向这些资料被着重标红的部分。
原载自《苏维埃科学院学报193年2月日期刊:“我们当然无法否认大本钟研究院对人类科技爆发式的推动作用,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但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巨变的今天,尤利乌斯·罗伯特,阿尔伯特·乌尔姆,冯·卡门,艾伦·麦席森,这些大本钟研究院的巨匠,代表的却几乎都是资本主义盛行的西方国家,自从伊里奇·格里高里夫维奇·伊万诺夫先生因病退出大本钟后,具有革命正义的苏维埃,推选出一位新的代理人来主持无尽的雅克计划,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原载自《共和国红星报193年10月日期刊:战争到来!“曼哈顿计划”“无尽的雅克”“谭雅超深钻探开采”“时空穿梭机器”.大本钟研究院的研究课题,至少领先整个世界一到两个时代。无疑在这场决定全人类命运的战争当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他们对技术攻克的速度,将直接影响胜利天平的倾斜。其中,由祖国主要负责的“无尽的雅克”研究基地,在日前已陆续竣工,项目主持人,“大本钟研究院”在苏维埃的代言人,祖国遗传学的红衣主教李森科发表讲话.
原载自谭雅矿业“岩攀”探索队日志:我方基本可以断定,东西伯利亚荒原,北纬77度,东经104度的前苏维埃军事港口附近,有极为优质的地热能源,此区域极有可能潜在旧日遗迹,价值难以估量。本人建议如下.
“谭雅议员,既然你很早之前就加入了大本钟研究院,那你一定认识李森科吧?”
秦淮看完这些资料,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于是便向谭雅问道:“在你看来,由他主持的无尽的雅克计划能够成功制造出那数万份雅克基因吗?”
“李森科?一个特殊政治环境培养出来的江湖骗子而已,要不是伊里奇走之前给他留下了那些雅克基因,他想在大本钟立足?不可能的。”
谭雅摇摇头,没有画蛇添足去解释大本钟为何选择李森科作为他们在苏维埃的代言人,只是单纯的从个人能力角度来评判这个彼时风头无两的科研偶像。
“这样啊。”
秦淮点点头,心中差不多已经有了答案。
虽然秦淮自己并没有与李森科打过交道,但却跟苏灵还算认识,以这位鬼主阴沉狠厉,拿一整颗果实做培养基,目睹无数牺牲也在所不惜的格局手段,他会选中李森科作为大本钟在苏维埃的代言人,一定有他的理由。
在秦淮看来,或许他是将计就计,为了麻痹那位钢铁慈父;又或许明面上的主持者并不重要,大本钟需要的只是旧苏维埃的人力物力,有他在幕后把握进度,一个没有太多自我想法、易于控制的傀儡反而更合他的心意.但更多的可能,或许是他不在乎。
“秦先生问及李森科的事情,难不成是觉得伊里奇会前往b区大魔鬼湖,重启李森科留下的实验基地,利用那里的设备资料继续无尽的雅克计划?”
谭雅想到之前公司内部“射电”探索队传回的探索日志,试探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