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京海风貌-《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第(2/3)页

    第三个年轻人忍不住插话:“我表哥在外贸局上班,说现在国家要开放了,越来越多外国人要来咱们这儿投资考察呢。这些洋人现在都来我们华国了,你看看,说明我们国家现在也厉害起来了!”

    身后还有几个女孩子捂着嘴笑:“她的头发好漂亮啊,像电影里的一样!你说她用的是什么牌子的洗发水?她的头发油光水滑的。我妈说过几年,咱们也能买到外国的化妆品了。”

    “她穿的衣服得多少钱?听说他们那边一个月工资能买好几件呢。”另一个女孩偷偷打量安娜的穿着,羡慕地说,“你看她这衣服的料子,咱们的确良都比不上啊,什么时候才能买到这种衣服呢?”

    几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故意放慢速度,其中一个大着胆子用蹩脚的英语喊了句“Hello”,然后立刻被同伴们一阵起哄,红着脸骑远了。

    安娜在四处看风景,同时她也是京海市路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见识过京海市的风貌,又闲聊了一会之后,她们继续谈论学业问题。

    “说实话,我以为你会申请美利坚的常春藤大学,”安娜边走边说,手指卷着自己的金发,“现在很多华国学生都在谈论出国念书,特别是去美利坚,不是吗?我在宿舍里听到好几个女生都在讨论托福考试。”

    裴瑜看着路边刚刚种下的小树苗,平静又坚定地说:“北大是我从小的梦想,常春藤大学再好,也无法让我放弃这个梦想。”

    “太可惜了。”安娜做了个夸张的鬼脸,然后突然想起什么,语气变得有些落寞,“四月份我就要回德意志参加Abitur考试了,然后我准备申请美利坚的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都在我的清单上。好可惜啊,不能和你一起去上大学了。”

    裴瑜好奇地问:“我只知道Abitur是德意志的高考,具体不是很了解。你们是怎么考试的呢?”

    安娜叹了口气,边走边比划着:“Abitur考试超级麻烦的。高二高三的平时成绩占三分之二,那是400分。剩下300分是毕业考试,有笔试也有口试,覆盖几乎所有主要科目。”

    她停顿了一下,从包里拿出一小块Leibniz-Keks黄油饼干咬了一口,含糊地说:“有时候我真羡慕你们华国学生,虽然高考很难,但至少只考一次就决定一切。”

    裴瑜接过安娜递来的饼干,继续问道:“所以你现在来华国交换学习是……”

    “丰富我的'课外活动经历'呀!”安娜做了个引号的手势,眨巴着她那双蓝眼睛。

    “课外活动经历?”裴瑜咬了一小口饼干。

    “没错!美国常春藤大学特别看重这个。这段在中国的交换经历可以展示我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原来如此。”裴瑜又啃了一口饼干,边吃边闲聊。其实她穿越前就听说过申请国外大学的注意事项了,这会儿纯粹是觉得冷场太尴尬,随便找点话说。

    “这种独特的经历可以让我在申请材料中脱颖而出,展示我对全球事务的兴趣,还有对不同文化的适应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不错,祝你成功申请到喜欢的大学!”裴瑜举起了手中啃了一半的饼干,像是在敬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