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变故-《魂归莱茵》
第(2/3)页
“嗯,我去拿信纸。”罗西亚吸吸鼻子,跑上楼。
没有比人还活着更好的消息,不管如何,她都还活着。
信纸、钢笔、墨水全部准备好,两人趴在桌子上探讨该如何回信。
梅莎姨母跟安妮母亲接近二十年都没见,两人之间除了问好就是追忆往昔,尽量书写一些开心的事。德文单词比较长,占了信纸大半篇幅,而梅莎姨母还有峨眉老太的裹脚布越扯越长的趋势。
罗西亚只能另起一张纸,思索着该如何回信。
其实对于母亲安妮,她只匆匆见了一眼,那时她刚穿过来,整个人还处于迷茫状态,根本认不清谁是谁。后来她每次想起,都已经记不得安妮的长相了,只能有个母亲的模糊印象。
但是,接触的少并没有剪断两人之间的羁绊,也许有原主的原因,也许有血缘的原因,反正她心里对于这个几乎不算见过面的母亲感情还是很深的。
在二战时期的中国,哪里安全吗?估计台湾也不安全。
她努力回想高中时候学的历史,中国历史自然比外史学的更丰富详细,但是她却悲哀的发现,亚洲战场完全就是一锅糨糊,哪有什么条理分明的战役,整个国家到处都是日本人,全民族都在抗战,哪里都有战火,哪里都有硝烟,翻开历史书一看,密密麻麻的全是代表战役的小刀剑,根本就没有漏子可以钻。
这些一来,台湾反而是相对安全的地方了。
对于这个沉重的生存话题,罗西亚只能叮嘱她,千万不要离开台湾,不要参与党派之战,能顺古董的话就多顺点古董,能多厚脸皮就多厚脸皮,就算想丈夫也不能回南京,如果非要回大陆,那也得改革开放后。
剩下的,就是交代一点自己的事。
罗西亚说她学了医科护理,现在能当医生也能当护士,还着重介绍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最后强调她和梅莎姨母收留了一个可爱的男孩,在一起生活了快一年,她们已经是彼此的亲人了。
再谈起以后的生活,罗西亚自己本身就没什么计划,只能说看欧洲将来会怎么样了,也许她会回国,也许就一直待在这里。
至于照片,这东西她还真没有。来欧洲三年多了,说实话她都没见过这个时期的照相机长啥样,是不是真的跟电影辛德勒名单里的那样。
上午过去,下午一家子人就出去照相。说起来她们几人长的都不错,梅莎姨母本来就是美人,维尔纳妥妥的大帅哥一个,就连皮诺也遗传了亨利和贝洛的优良基因,又萌又可爱。罗西亚的长相也还可以,亚欧混血一般更有混杂风格的味道。
圣诞节照相馆并没有关门,在盛大的日子里一般人都希望能留下这一年里最美丽的影像,所以照相馆里人很多。如果不说德语,他们冒充法国人简直是绰绰有余。
颜值高在哪里都吃香,照相的女摄影师很快就撇下了一溜等待的人,跑到他们这边来。
三个人或站或坐,把小小的皮诺放在中间,一连拍了一打照片,梅莎姨母才意犹未尽的停手。
四个人都拍了独照,只是维尔纳好像不太喜欢拍照的样子,他的照片最少,但梅莎姨母还是在里面挑了一张最帅的,放进信封里,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安妮的审美有没有变,她一定也会觉得维尔纳很帅气,跟西亚在一起简直太般配了。”
“……”
寄完了信,四个人沿着街道慢慢走,在路过喷泉广场的时候,才发现那里有许多跳舞的人。
巴黎在圣诞前经常下雪,不过这里因为是中心地带的缘故,积雪清理的比较彻底,广场周围树木比较多,还带着些许绿意,如果忽略寒冷的天气,简直跟春天差不多。
除了被德国军官占领的那条大道,其他的地方基本还都是法国人的公寓。而德国军官普遍任务在身,也不常在这里出现,因此这个不大的喷泉广场经常都是满满的法国人在游玩。
广场上有很多鸽子,很多人都会在这里喂它们面包屑或者谷物,所以它们都不怎么怕人,即使人走到它跟前也不会飞走,反而会围着人转圈圈。
皮诺很兴奋,挣开罗西亚的手就跑过去,和那些跳舞的大人孩子融在了一起。他平时都是和梅莎姨母两个人在家里,没有同龄的朋友,虽然乖巧懂事,可是骨子里还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