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最长的一日-《魂归莱茵》
第(1/3)页
第127章 最长的一日
很快,圣诞节来了。
盟军的“霸王计划”也登上了历史舞台,德国在东线的土地不断收缩,几乎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已经走到穷途末路。
明斯克大街小巷的喇叭中都在广播着最新的消息,希特勒向东线的德军下达了“51号命令”,命令的德军从苏联前线撤退,虽然命令中所指的军队只是在最前线的一批,但这一则广播还是使很多德军的心情都变得极其微妙起来。
“和布尔什维克的斗争艰巨而代价高昂,将士已经卷入其中两年之久,现在,一场更大的危机在西方出现了。”
希特勒对于他的这个命令的解释,是要将部队和武器重新布置到西欧抵御盟军登陆。但是在罗西亚和一些知情的人来看,他宣称盟军登陆威胁的真正用意在于,他想要掩饰德军在东线被打败的事实,只是以此为借口罢了。
可德国在苏联拉的战线实在太长,战争不是一夕之间发生的,也不可能说退就能退出去。一个极其平淡的圣诞节过后,明斯克驻军依然在不停的派出,以抵御越来越往北攻进的苏军。
即使远离了东线战场,但这里依然被前线的情况时刻影响着,最明显的便是回来休整的士兵人数越来越少。一个营的人出去,通常能回来半数,就已经算不错了。
几个被打的几乎散架了的连队再次重组在一起,彼此连军队番号都不知道用谁的,一场战争过后,活下来的人都能换上五六个番号,但即使是这样,他们还在坚持着。
在明斯克的一些小镇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墓碑。大雪覆盖了这个寒冷不亚于苏联的城市,医院里的冻伤员也呈直线性上升,但是罗西亚听到最多的不是哀声怨气,也不是对战场情况的分析,更不是胆小懦弱的倾诉。而是一句从心里的宣誓。
吾之荣誉即忠诚。
越来越多的人将这句话提起,并铭刻在心里。
因为这场战争的结局大家都有了预感,即使柏林的宣传机器依然把前途的美好说的像童话中的场景,但是他们心中已经感到绝望,为了不使自己在深夜中崩溃,他们只能一遍遍的重申自己的定义,坚定自己的信仰,以支撑着身体在这个残酷寒冷的国度中继续奋斗下去。
时间进入了1944年。
简直如同白驹过隙,罗西亚在这种匆忙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几乎都要坚持不下去了。
几天后,她送走了自己管辖区病房里的所有士兵,他们还没有康复,但是为了战争,不得不站起来,拿着枪赶往战场。
罗西亚照顾这些人有两个月之久,平时也不是不说话,相反那些士兵对她的态度都很友好。甚至在临走前,他们还特地向她告了别。
“遇见你真好,医生。”
叫做马尔斯的才15岁的孩子,扛着枪跟她告别,罗西亚不想哭的,但是看着这么稚嫩的脸庞,她忍不住就眼角泛酸。
“这些抗菌素或许能让我在战场上活下来。”他晃了晃一个小药瓶,脸上带着笑容:“真是幸运,看见你就像见到了我的妈妈,很温暖。”
罗西亚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忍住泪意:“你想她了吗?”
“我时刻想着她,但是我的爸爸在这里,我们要一起为祖国奋斗到最后一刻。”马尔斯太年幼,他都不懂得什么叫战争,唯一清楚的,便是追随信仰,为心中的信仰而堵上生命。
“你会活着的。”罗西亚眼中的泪几乎都要憋不住了,但她硬生生的挤了回去,吸吸鼻子:“你一定会活下来的,一定会。到时,你可以去我的祖国看看,那儿,很美。”
“嗯!”马尔斯点点头,目光变得有点深邃,少年轻轻的将她放在他头上的手拿下来:“谢谢你医生,别哭,还有……再见!”
罗西亚抹了把眼泪,站起来,目送他离开。
在医院门口已经停了好几辆大卡车,许多她熟悉的士兵此刻都坐在车上,或平静或麻木或木然的注视着远方,等着车子开出这个还算安宁的地方。
罗西亚静静的看了片刻,突然觉得,这仗,该结束了。
又过了两天,她收到了一个来自前线的包裹。白天人多她没敢拆,晚上独自一人回了宿舍才敢拆开。包裹沉甸甸的,摸上去冰凉,
毫无疑问,在前线来的包裹只能是海因里希寄的,刚一打开,她就看到了一张纸笺,上面龙飞凤舞的德文,话不多,只有寥寥几句,是让她代为保管这里面的东西。
罗西亚将包裹里的小箱子拿出来,打开一看,瞬间就呆了。里面装的满满的都是军牌,闪亮亮的,一眼看过去,几乎有上百个。
她颤抖着伸出手,拨拉了一下这些军牌,箱子底露出来了一点白色。她又伸手在里面扒了一下,看到底面厚厚的一叠信封,随手拿了最上面的,见封面上贴着地址和邮编,都是要送往柏林的。
这些信并没有封上,罗西亚便抽出来一张看了一眼。
“我亲爱的妈妈,当你看到信的时候,我已经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