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负心(一)-《西出阳关有故人》
第(2/3)页
据说,他已经在西市看好了铺子,打算让玉奴照看着,而阿虎则跟随他一起在大理寺当差。起火当日选择将他放出来帮忙的衙差景左,十分机灵,被他提拔成一个小头领。而大家都见过或听过李渭崖的本事,对这个新上任的司狱倒也心服口服。
“这身浅青色官袍很衬你,倒比从前见你时,那身杂色狐裘配白色马裤的打扮清爽许多。”许锦之笑道。
李渭崖收起马步,一本正经地跟许锦之说:“穿狐裘是为了挡风,马裤是为了练功方便。现下这身官袍,倒让我觉得施展不开拳脚。”
许锦之一愣,他对武功一窍不通,自然不知道穿什么衣裳方便练武。但为了全自己的面子,许锦之只“嗯”了一声,一撩袖袍,往办事的屋子走去。
大理寺从来不缺事情做,永远都不得闲。平日里,什么疑难杂案,大理寺要查。刑部转来的地方案子,尤其是判了死刑的案子,大理寺还要重新审一遍。
就比如,三日前,平康坊出了一件案子——这一日,坊市临时设了戏场,大家都围过去看弄戏。突然,不远处的居民区传出爆炸响,随即,台上正表演着的艺人凌疏忽然倒地,当下死亡。万年县的仵作验尸时,发现尸体并无任何外伤,便判断死者患有心疾,是被爆炸声吓死的。很巧,弄出爆炸响的人家,男主人郑大跟凌疏有过矛盾,所以,郑大被抓了起来。很快,郑大认罪,被判处死刑。但这个案子本身疑点重重,加上有名叫元庆的文选人过来喊冤,说真凶另有其人。于是,这个案子从万年县转到京兆府,京兆府再转到刑部,最后刑部又命大理寺重审。
大理寺众官吏就这件案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司直苏毅认为:“我认为万年县的仵作判断死者死因,过于武断了。另外,该文选人也有问题,他莫名其妙跑过来替郑大喊冤,难不成他跟这个叫郑大的人从前就相识不成?还是说,他知道内幕?他也参与其中?”
主簿张屏略张皇地望向他,口吃更加严重,“这,这个文,文选人,可是吏部看重,看重的,你,你说话要,要谨慎才是。”
其余人,有的认同苏毅的观点,甚至直言不讳万年县官员收了好处,才草草结案;有的则接着张屏的观点,加以深入剖析,认为该文选人才华出众,将来定能在朝堂绽放异彩,所以此案看在他的面子上,也应当重视起来。
裴游之听到这里,捋了捋胡子,说道:“万年县县令虽出生于世家,十分有背景,但不日将告老还乡,人啊,一旦致仕,往日再多权势,也将沦为尘土了。我们在节骨眼上重审这个案子,不光卖元选人一个面子。来日,谁接管万年县,随便做出一点成绩,也能显得比上一任做得好。同时,若那郑大真的委屈,我们也算救人一命了。此乃一举三得。”
“还和以往一样。”裴游之望向一直没作声的许锦之,“仲明,你全权负责。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
“还真的有一个。”许锦之冷不丁地说,“既然死者身上没有明显伤口,说明死因在内,那么就要剖开尸体查看内脏。我一向不擅与死者家眷打交道,还请裴寺卿代我取得死者家眷的同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