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草台(三)-《西出阳关有故人》


    第(3/3)页

    至于别人,许锦之也没让闲着,李渭崖负责带阿虎去这几人的住处搜证,于郄、甄祝他们四个负责盯梢其余所有人,防止有人心虚逃跑,或是想悄悄毁灭证据。

    屋内。

    康九与许锦之面对面坐下,随风则立于一旁,拿着行囊中带来的纸笔,做记录。

    这还是第一次,许锦之仔细观看康九的长相。

    这个年轻人五官生得秀气,就算在山上风吹日晒久了,身上也没件像样的衣裳衬托,但还是散发着读书人的气息。

    许锦之也是读书人,同类遇同类,自然一眼认出来。

    只是他四五岁被仇家追杀,落入山中。大唐的读书人家,幼儿四岁启蒙,也就是说,他识字开蒙没多久,就遭此大难。能至今维持这般风雅,需长期浸染在读书环境中才是,可是,山寨中,哪里有这样的环境?

    许锦之好奇之下,便直接问了。

    康九倒也没瞒着,一五一十地将缘由娓娓道来:“大当家的对我有救命之恩。在我十二岁那年,官府带兵上山,不知怎地,竟找到寨子,还攻了上来。慌忙之下,我只身引开官兵,替大当家的挡了一箭,伤在右臂上,至今写字虚浮,显得无力,就是这个缘故。”

    说着,康九还脱下上衣,令许锦之看到疤痕,再穿上,证实自己所言非虚。

    “当时我以为自己快死了,大当家的背着我,找到河阳县的一位赤脚郎中。郎中说我命不该绝,治好了我,还授与我布阵之术,用来防身。”

    “我只是想着报当年之恩,大当家的却从此将我引为心腹。我趁机提出,很想继续读书,将来哪怕当个代写先生,也能糊口。当山贼不能当一辈子,待他老来无依时,我自奉养他。当时寨子里很多人反对,但大当家的却同意了。”

    康九说到这里,话音一转:“大当家的对我恩重如山,我有何理由去杀他心爱的女子?”

    此人条理清晰,句句如实相告,又句句避开重点。许锦之见惯这种人,可不会被轻易绕进去。

    “你四岁时被追杀,追杀你的人是谁?家人都死在他手下了吗?最后凶徒抓到没?”许锦之发问时,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一丝狠意。

    假设康九是杀害巧儿的凶手,许锦之似乎猜出他的动机。

    不等康九回答,许锦之继续盘问:“原来山间的阵法是你设下的,果真厉害,连宫中千牛卫都被困住了。看来,那位赤脚郎中乃世间高人,不知他姓甚名甚?”

    康九愣了一下,显然是脑中思绪被许锦之打乱。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康九下意识先回答了许锦之问的第二个问题,顿了顿,才回答第一个,“我那时候只有四岁,根本不记得了。”

    “你倒是一问三不知,瞧你周身气度,应当生于一个诗书传家的家庭,既启蒙,便已有记忆了,如此血海深仇,你居然什么都不记得了?”许锦之冷笑,接着又道:“再说传你阵法的高人,这样厉害的人,连深山中的任老大都知道,你却不知,说得通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