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学习小组-《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第(1/3)页

    要变天了。

    无数看到报纸的人,  第一反应都是这个。

    但他们也都能迅速意识到这是好的变化,也因此欢欣鼓舞,尤其是那些读过书,  却因为大运动被迫中断学业的人。

    驻地家属院里有不少这样的人。

    消息自邢晓红口中传开,经过一个中午的发酵,  下午程蔓到妇联上班,  就看到很多军嫂堵在主任办公室里,询问恢复高考的事。

    虽然报纸人人都能订,但一份报纸五毛钱,订一个月要一块五,  大院里很少有家庭会订购。

    程蔓和陆平洲也没有订报纸,但原因不是舍不得钱,而是两人在单位都有报纸可看。

    部队不用说,  他们需要随时了解政策,虽然很多政策都会有文件下来,但通过报纸能获得很多补充信息。

    妇联订购报纸也有这方面原因,此外她们很多工作要紧跟时事,  所以早晚报订得非常齐全。

    程蔓入职后,想到后世很多公共场合会放一个书报架,  里面塞一些报纸或者杂志供顾客翻看。

    就跟吴舜玉提建议,  说她们在妇联的会议室里摆一张架子,  放一些可以对外传阅的文件或者新近日期的报纸,  供军嫂们借阅。

    通常在她们看过学习过后,  这些文件和报纸会被塞进柜子里,  攒够数量统一销毁,  这么做能废物再利用。另外军嫂们借阅最近日期的报纸,  能够相对及时地了解最新政策。

    最后这么做,  也能方便那些想认字学习,却又无书可看的军嫂们。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借阅点成立后,除了开大会,基本没人来这里借文件和报纸。

    话说回来,因为家里和单位都没有订阅报纸,所以很多军嫂都没有准确的消息来源,不能辨别事情真实性。

    直到有军嫂想到妇联有报纸,且消息源头是邢晓红,这些对高考有想法的军嫂才找过来,希望能从吴舜玉口中得到更确切的消息。

    但吴舜玉也没有收到更确切的消息,这事她也是从邢晓红口中听说的,只是她比其他军嫂多看了一份报纸,知道恢复高考的事等于是确定了。

    所以军嫂们找过来后,吴舜玉翻出报纸,给大家读了遍报道内容,再将报纸递给大家互相传阅。

    看到实实在在的报道,大家不再彷徨混乱,喜悦渐渐涌上心头,性格内敛只微微翘起唇,性格外向的声音都比平时高几分,还有等这一天很久的军嫂,激动得泣不成声。

    程蔓站在办公室外面看着,心里感慨万千。

    十年,多少人的青春啊!

    好在她们终究是幸运的,等到了恢复高考,人生还有扬帆的机会。

    ……

    军嫂们散去后,吴舜玉叫程蔓和邢晓红到她办公室开会。

    两人刚在沙发上坐下,就听吴舜玉开门见山道:“恢复高考的通知你们都看到了,有没有什么想法?”

    邢晓红不太明白吴舜玉的意思,疑惑问:“什么想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