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又招生-《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第(2/3)页
程蔓家虽然不住这附近,但她对这里挺熟悉,毕竟来得多。
她最早来这附近是为了卖手表,去年辅导班装修时,她偶然认识了在区政府上班的刘师傅,他家就住在里面的政府家属院里。
为了让儿子免费上辅导班,过去一年里,杨美虹没少给辅导班介绍学生。
而她介绍的学生基本都住在附近大院里,而他们的父母也基本都在机关单位工作,不仅家庭条件好,父母也很重视孩子教育问题。
过去一年里,辅导班的学生来来去去,但杨美虹介绍的这些学生,基本都一待就是一年。
不过这些家长很少有一次□□几个月费用的,一般都是一个月一个月地交,所以辅导班成立后,程蔓每个月都要来这两三趟。
来的次数多了,常出来溜达的大爷大妈都认识她了。
五人一下公交车,就有认识的大妈过来问:“小程来啦?”又看向她伸手扛桌子抱马扎的几人,“你们这是要干啥?”
程蔓喊了声张婶,又道:“我们过来招生。”
张婶好奇问:“招生?什么生啊?”
程蔓解释道:“我们辅导班是专门辅导高三学生的,前一批学生参加了前几天的高考,九月份我们要重新开班,所以得重新招学生。”
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没有那么远,程蔓跟张婶以前虽然不认识,但因为过去一年经常碰面,也唠过几次磕。所以张婶知道程蔓在辅导班工作,每次来附近都是为了家访。
至于程蔓是辅导班老板,每次家访都是为了收钱这事,她就没跟张婶说了。
虽然她不介意大家萍水相逢,愿意跟张婶套近乎,但也不会傻里吧唧什么都说。
总之程蔓一说,张婶就想起来了:“哦对,我们大院李主任家的吴涛,就是在你们辅导班上的课吧?”
程蔓对张婶口中的李主任印象挺深,倒不是去他家收钱的次数最多,恰恰相反,李主任夫妻是给钱很痛快。他们是年初报的名,开班后一次性把费用交到了六月份。
程蔓对李主任印象深,主要是因为她儿子情况比较特殊。
李主任夫妻是典型的鸡娃式父母,在给儿子报名辅导班以前,他们没少给孩子请家教。
据介绍人杨美虹说,自从升到高中,吴涛就没怎么放过假,每天不是在学校上课,就是在家听家教讲课。但就是这样,那孩子成绩依然上不来,用杨美虹的话来说就是,请那么多家教结果学得还不如她儿子。
杨美虹觉得会这样是因为那孩子比她儿子笨,但程蔓见过那孩子后,觉得他可能是负担太重,产生了厌学情绪。
刚开始程蔓其实不想收那孩子,高压下学生心理很容易出问题,甚至可能发展成抑郁,严重的可能还会自残。
程蔓前世上的高中,尤其是到了高三阶段,几乎每年都有因为抑郁休学的,这还是有了心理干预的结果,早些年跳楼的都有。
辅导班把学生招进来,出了事是要担责任的。
但杨美虹为了拉人头,在李主任面前吹得很厉害,而且在辅导班上了几个月课后,她儿子成绩确实有所提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