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何子明-《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第(1/3)页

    虽然激动,  但程蔓没有急着去钢厂家属院,反正成绩过段时间才能下来,何子明父母都是钢厂老职工,  不会突然搬家,找他们这事不着急。

    所以第二天他们还是在机关大院附近摆摊招生,  这附近的住户有钱也重视孩子教育问题嘛,  舍得花钱报班的家长比较多。

    再加上这附近本来就有不少学生报他们辅导班,家长们或多或少听过启明星辅导的名字,接受度也会高一些。

    在程蔓的估算中,成绩出来前,  机关大院这边会是招生多的地方之一。

    他们在这边招的学生确实不少,两天下来有五十多人报名,其中不乏一次性把钱交到一月份的。

    第三天是周日,  程蔓想着大家出了两天外勤都累了,就给其中两人安排了休息,剩下跟她一起在辅导班守着。

    这两天报名的家长很多,但也有不少犹豫的,  意向高的程蔓都跟他们再约了时间,邀请他们来辅导班看一看,  意向低的就只简单登记了下信息,  打算后期没招满学生在登门问一问。

    程蔓跟人约的就是周末两天,  再加上新旧场地的外墙打的广告陆续吸引到了一些新客户,  还有孩子刚参加完高考的老客户介绍朋友过来咨询。

    因此,  这两天虽然没出外勤,  但大家也挺忙,  尤其是周日,  五人忙得连去倒水的时间都没有。

    好在这一通忙活下来效果不错,  截止到周日,加上高考前就报名的准高三生,辅导班的学生人数终于突破一百。

    新的一周开始后,程蔓先给之前没休假的高珍唐云放了一天假,孙勇和常红红则安排他们继续守辅导班。

    至于她自己,则出发去钢厂家属院找人。

    找的也不是别个,就是何子明和他父母。

    但何父钢厂一线工人,周一要上班不在,到何家后,程蔓见到的是何母。

    何母比程蔓大八岁,今年刚三十七,但从相貌看,两人年龄给人的感觉差挺大,不仅是因为程蔓长得太年轻,也因为何母看起来太苍老。

    何母前半生过得挺坎坷。

    她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上过大学,五十年代那会钢厂开始建设,他是第一批员工。她母亲学历也不低,上过女子中学,而那时候能供女儿上中学的,家庭条件都不差,所以建国后她母亲那边算是资本家。

    五十年代那会,她家过得还是不错的,哪怕行事作风上需要处处小心,但父母都有正式工作,吃穿是不愁的,她也能去上学。

    但到了六十年代,他们一家人的处境就开始变差,先是她母亲被迫跟父母划清界限,再是她父亲被打成臭老九被下放,她兄姐的工作也或多或少受了影响。

    她当时在读高中,本来成绩很好,但事情发生后学校没办法去就辍了学。

    为了让她有个安稳工作,她父母让她跟他们断绝了关系,同时找人把她弄进了钢厂当临时工。

    刚进钢厂那会,她还盼着形势变好,散落各地的一家人能团聚。但现实是情况越来越差,差不多她进钢厂的第二年,大运动开始了。

    虽然她已经登报和父母划清界限,但想摘掉头上的帽子可没那么容易,再加上父母都已经下放,兄姐要么断了来往,要么受牵连被调到了偏远地区,她一个人留在临江连安全都没办法保证。

    无可奈何下,她经人介绍嫁给了何子明父亲。

    在当时钢厂的众多年轻人中,何父条件其实挺差的,没读过什么书,成绩也一般般,进钢厂干了七八年还在锅炉房打转,年纪还比何母大了十来岁。

    但他有一点好,家里穷得叮当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