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两人把人带回第三分局进行登记。 伯尼把罗伯特·米勒提到的酒吧、拳击比赛跟码头搬运等信息交给托马斯警探,请他帮忙验证。 托马斯警探联系了巡警去向酒吧求证,很快得到回应。 酒吧的酒保承认,确有其事。 第三分局一个警探也证实了罗伯特·米勒对拳击比赛的讲述。 这是个拳击爱好者,昨晚也在酒吧看比赛。 但这只能证明罗伯特·米勒没有跟死者呆一整晚,码头搬运工作的验证才是最重要的。 那段搬运时间正好是死者被杀的时间。 但这份验证工作并不好做。 码头上的搬运工大多是临时工,除长期工作的以外,彼此并不认识。 警探们需要向码头黑帮寻求帮助。 这些黑帮专门组织搬运工,把守码头。 渔船必须先向他们支付佣金,才能获得卸货资格,才会有搬运工搬运渔获。 这有点类似工会,但比工会抽成厉害数倍。 码头上出现哪些新面孔,只有这些人会第一时间注意到。 托马斯警探请了巡逻部的巡警帮忙,但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 西奥多看了看时间,离下班还有半个小时时间。 他喊上伯尼,准备去见见河滨酒店511房间的两个邻居。 这让过来询问两人是否要审讯罗伯特·米勒的托马斯警探倍感意外。 他认为完全没必要再去调查,只需要等待码头那边传回消息即可。 他坚持认为罗伯特·米勒就是凶手。 托马斯警探确信罗伯特·米勒是在说谎,码头那边很快就能戳穿他的谎言。 直接审讯罗伯特·米勒才是正理,去调查邻居什么的,完全是细枝末节,浪费时间。 他心里这么想着,询问西奥多: “要不要先审讯一下罗伯特·米勒?” 西奥多点点头表示认同,并把审讯罗伯特·米勒的任务交给了托马斯警探。 有上午的表现打底,西奥多认为应该给予第三分局跟托马斯警探更多的信任。 托马斯警探吃惊地看着西奥多,又把目光转向伯尼。 伯尼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离开前,西奥多提出了个听起来完全不相干的要求: “让法医室那边检查一下死者的指纹。” 托马斯警探从其要负责主审首要嫌疑人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怀疑自己听错了。 他感觉越来越搞不懂FBI的探员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临近下班,宾夕法尼亚大道进入拥堵模式。 被堵在路上的西奥多跟伯尼聊起了案情。 伯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你认为罗伯特·米勒不是凶手?” 西奥多摇摇头。 伯尼问道:“为什么?” 西奥多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反问伯尼: “通过罗伯特·米勒的卷宗,你对他了解多少?” 伯尼转头看了西奥多一眼,露出苦笑。 他感觉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然后还贴心地跳了进去。 西奥多掏出本子,打开崭新的一页,看着伯尼,等着他的回答。 伯尼回忆着上午看过的卷宗,先提取完成侵犯的必要流程: “罗伯特·米勒尾随受害人,持刀威胁,逼迫受害人就范,进入室内后用皮带把受害人捆绑起来实施侵犯,侵犯结束后离开。” “这是确保侵犯完成的惯用手法。” 剩余的就是识别标识了: “罗伯特·米勒选择在受害人家里实施侵犯,并且在侵犯时对受害人进行辱骂与殴打。” 伯尼看向西奥多,以求验证。 西奥多替伯尼补充:“他在作案的全过程中,未对身份进行遮掩。” 顿了顿,他开始解释原因: “罗伯特·米勒对目标实施侵犯时,伴随的辱骂与殴打远超出需要制服目标的范畴。” “这是为了满足他对绝对控制、羞辱和发泄愤怒的心理需求,是他犯罪的核心动机。” “其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他的犯罪手法升级后,应该是在目标家中,在实施侵犯后将目标虐杀。” “而不是在酒店里把人推下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