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看向奥马利警探:“你应该去检查一下4月1日以来发生的案件中,是否有符合以上要求的案子。” 奥马利警探与西奥多对视着: “你认为他还会再次作案?为什么?” “就因为成功地偷走过一次警车,他就决定再也不遵守法律,开始连续偷警车,或是抢劫,盗窃,做各种违法的事?” 他摇着头,表达着自己的不理解。 西奥多奇怪地看着他,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不能理解。 他点点头,言简意赅:“是的,很有可能。” 奥马利警探噎了一下,转而看向伯尼。 至于比利·霍克,再次被他忽略。 伯尼没有注意到他的目光,他正在低头在本子上记录。 比利·霍克坐在伯尼身边,注意到奥马利警探的目光,撇了撇嘴,也掏出本子学着伯尼的样子开始记录。 奥马利警探沉默片刻,像是默认了西奥多的假设,又问他: “为什么是在东北区?” “你是怎么确定他一定会在东北区继续作案的?” 西奥多有些犹豫。 前面这位爱尔兰裔警探就没听懂,后面他还能听懂吗? 西奥多决定简明扼要地进行表达: “因为他在这里成功偷走过一辆警车,对他而言,你们的辖区管理松散,是他的甜点区,他会认为在你们的辖区犯罪更容易成功。” 奥马利警探瞪大眼睛,呼吸粗重起来。 他们第四分局全体警探兢兢业业,从不会偷懒,更不会像软骨头第三分局那样总是依赖FBI,怎么就管理松散,更容易犯罪成功了? 那边比利·霍克已经捂住嘴努力不让自己笑出声了。 伯尼也抬起头,认为西奥多这么说有点儿过分了。 西奥多目光转向两人,强调道: “任何罪犯都会这样做。” “他们更倾向于熟悉的,曾经成功过的犯罪区域与犯罪手段。” 他继续帮奥马利警探分析着: “偷车贼在车上留下一只未开封过的玻璃可乐瓶,可乐瓶藏在副驾驶座位下面。” “可乐瓶很可能是他无疑是遗落的。” “他的犯罪手段尚不成熟,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犯罪。” “他应该会选择从更容易得手的地区开始练习。” “比如郊区,偏僻地带,距离巡逻路线较远的区域,或是人烟稀少的地方。” “小型便利店,郊区的加油站,都是很好的目标。” 奥马利警探对西奥多的描述很不满意,他整张脸都在肉眼可见地变红。 他忽地站起身,打断了西奥多的分析:“我去看一下!” 奥马利警探急匆匆离开了。 比利·霍克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边笑还一边冲西奥多竖起大拇指。 伯尼看了他一眼,转而问西奥多:“偷车贼是个年轻人?” 西奥多沉默片刻,迟疑着点点头,又补充道: “年龄应该在20-30岁之间。” 他不确定年轻人这个模糊的定义,对他跟对伯尼是不是指的同一个年龄段的群体。 他今年26岁,对他来说这个年龄段不算是“年轻人”,而是同龄人。 但对伯尼来说就不一定了。 伯尼今年42岁,这个年龄段完全可以被他称呼为“年轻人”。 比利·霍克左右看看,转过头去发出库库库的憋笑声。 西奥多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不明所以。 伯尼摇摇头,拿起物证报告翻看起来。 物证报告上有从玻璃可乐瓶跟车窗上提取到的指纹。 但实验室并未从指纹库中找到与之匹配的指纹。 这是几枚陌生指纹,其主人并未进行过任何形式的登记。 玻璃瓶可乐就是常见的可乐,随便一家便利店或商场都能买到。 这些就是本案的全部物证。 伯尼看完后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哪个指纹是偷车贼的?” 玻璃可乐瓶上跟警车车窗上提取到的指纹并不一致,它们属于两个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