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桐挂断电话后,也不免深深思考了下这个问题,她把助力农业发展的要素,列举到了草稿纸上。 适宜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掌握实用技术技能,技术支持、组织带动、产销对接。 要有好的种子,好的技术,种出来的东西,要卖得出去,还要卖出好价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产品销售一直是广大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农产品销售路径还比较单一,收购价格较低,农民收入不高。 后世网络直播兴起,为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不少地区把住市场商机,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始打造助农直播间和电商平台。 邀请有流量的网红主播进行助农直播,也有不少地方的驻村第一书记或大学生村官开起直播向全国各地的网友介绍自己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架起消费助农的桥梁。 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民谋福利,科学扩大销售途径,科技增加销售渠道,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助农富农全方位带动乡村振兴。 吴桐重重的在产销对接和科技支持上面画圈落笔,好的种子,种植技术,国家对农业的扶持,从来不曾停止过,这些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卖得出去要有一个好的交通,现在交通虽然已经很是便利,村村通公路的政策,一直在实际的普及执行着。 只是推广时间问题,以及建造难度问题有待克服,很多偏远地区,还是没能辐射到。 而且,现在建设高速公路的代价颇高,一公里一个小目标还要多久,真真正正是拿钱堆积起来的。 除了修建费用高,最关键的是,高速公路每年还要有不菲的维护成本、一些难搞地区导致工程质量变差,更是要数年翻修一次,中华地域辽阔,各种不同地质面貌,暴风雨、地震、山体垮塌等自然灾害侵蚀威胁···这些都是高速公路昂贵的代价。 但是,要想富,先修路,路不通,又如何谈东西能够卖得出去?做到快速的远距离互动?产销畅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