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光光那边非常的安全,而且路还很好走。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本来没有水泥,这个大沙区赵强是完全修不了路的,在古代修路那是非常痛苦的,要木材或者是石料工程,非常的浩大,要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 因为不管是夯实的黄泥土还是木材铺就的路都很容易坏。 黄泥的路,造好了之后一下雨那就完犊子了,尤其是经过了很多的商队,又是骡子,又是马拉的屎都在路上,下了雨以后泡烂了都混在一起。 天晴了以后,太阳一晒,风一吹,那个尘土飞扬,扑面而来的都是一股子马粪,驴屎蛋子的味。 所以说古代只有在大观或者身份显贵,来到城里的时候,才会在城外用黄土铺路。 所谓的官道也只不过是人用脚走出来的,还是泥地。 用石料来铺路确实有保障,但是那玩意儿花了代价非常的大,需要非常多的人力,赵强也没有那么多的人。 但是恰好狮头山的后山,有一处山洞。 里边出产石灰石和铁矿。 质量上乘的铁矿石,随便在地上捡都能捡的到,而且还有制作水泥非常重要的石灰石。 看到这些东西,赵强的记忆忽然就苏醒了。 貌似好像是记得,当石灰石和粘土参合在一起,磨成生料之后再加入铁矿,变成熟了,然后再磨成适合的颗粒之后就变成了水泥了。 当然他也不敢确定自己,记忆一定可靠,再加上各种材料之间的比例是多少,也是需要慢慢的调配,绝对不是一两天就能够搞得出来的。 但是架不住后山就有这些材料,你不用也是浪费,根本不用四下搜寻。 本来赵强还想着别人穿越都有金手指,自己啥都没有,没想到这座狮头山就是一个宝矿。 有这些都不算什么,而且还有铜矿。 现在这年头,并非是银本位,虽然银子也能流通,但大部分市面上还是用铜钱的。 就像历史书里边说的,皇帝赏赐群臣,金500斤,银1000斤。 其实这里的金并非是黄金,而是黄铜。 因为同时可以铸造成铜钱的。 何况就算是民间银子的流通性很广了,铜钱也依旧是它代替不了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