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太虚仁渊歌》-《大宋文豪》
            
            
            
                
    第(2/3)页
    但张载深知,要将其彻底融入并完善自己的“气本论”,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不过这不妨碍他对陆北顾有了知己之感。
    所以,性格其实有些孤傲的张载,才会来主动敬酒。
    陆北顾连忙起身,同样斟满一杯酒,双手捧杯:“子厚兄言重了!兄之‘太虚即气’,直指本源,气魄宏大,方才不过偶得片语,何敢称指教?此杯,敬子厚兄探求大道之赤诚!”
    敬酒后,张载若有所思地问道:“不知贤弟于我‘太虚即气’之说,可还有所思考?”
    “思考倒是确实有一些。”
    陆北顾的脑海中也是朦朦胧胧的,不过既然打算帮助张载完善他的“气本论”,从而尽力将儒学复兴运动导向他想要的方向,那么陆北顾自然是不吝出力的。
    他提起了旁边空案上的笔。
    “不过算不得什么完整想法,只是念头,仅供子厚兄参考。”
    沉吟片刻后,写下了几行字。
    “《太虚仁渊歌》
    太虚渊默蕴玄根,万象纷纶自化行。
    心源仁觉参微动,天理昭彰衡序明。”
    陆北顾所写的,便是以矛盾出发,来解构“气本论”背景下的宇宙观。
    第一句意思就是“太虚无形,矛盾潜蕴,太虚如深渊般静默,其中蕴藏着宇宙最玄奥的根本动力,也就是矛盾”。
    第二句则是讲“气化有象,矛盾显行,纷繁万象皆因内在矛盾的交感激荡而自行化育、运行不息”。
    第三句是在讲“心性感应”,也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正是因为人心源头深处仁性的觉醒体察着精微的矛盾交感,所以万物矛盾才情状各异,需明辨参详。
    第四句是说“天理恒常,矛盾具有主次性”,昭然常在的天理,正是在把握矛盾主次、调和万端以达和谐的过程中,彰显其平衡有序的法则。
    看着这张纸上的几行字,张载仿佛定住了一般,陷入了沉思。
    而这时候程颢也端着酒杯走了过来,眼神中仍有未解的思虑,他说道:“陆贤弟,方才论及‘仁心’与‘矛盾’,愚兄尚有许多不明之处,待日后贤弟有暇,定要再向贤弟讨教。”
    不明白是正常的,毕竟陆北顾就没有正面解答他的问题,只是拿一个更大的问题给套住了。
    这就仿佛灶台起火赶紧拿锅扣住一样.
    要是能整明白,才是不正常的。
    而程颢虽未完全解惑,但态度已从质疑转向了真诚交流。
    只不过眼下聚会宴席气氛已经变了,所以他也不好再深入探讨哲学问题。
    “伯淳兄客气了,互相切磋,共同进益。”陆北顾应道。
    此时,陆北顾也是心里琢磨着,不知道明年能不能行冠礼没有“字”,在社交场合的称呼,实在是太麻烦了!
    所谓“冠礼”,指的是汉人男儿的成年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仪式。
    只有行冠礼之后,才能获得“字”,并且可以婚娶。
    而《礼记》规定的,是二十岁才能行冠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