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这题我熟-《大宋文豪》
第(2/3)页
而今天是嘉祐二年正月初八,明天初九就要公布考官名单并且锁院了,欧阳修很早就不见了踪影,韩绛今天反而露面来主持这场蜀闽比试,还说今天的题目是“取自省试弃用之题”.可韩绛没说,这些弃用之题,是以往的,还是今年的?
这件事情对陆北顾来讲很重要。
因为一旦证实了韩绛不出现在考官名单里,亦或是今天的题目出现了原本应该在嘉祐二年礼部省试里出现的题目,那就意味着,穿越者导致的蝴蝶效应出现了,而陆北顾的“天眼”也会逐渐失效,整个历史进程变得不可预知。
虽然理论上只要自己这个穿越者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那么蝴蝶效应出现的这一天也注定会到来,但从陆北顾的角度来讲,他其实还是希望这一天晚些到来。
胡思乱想间,寒冷的风穿过窗棂,带来了令人哆嗦的凉意,这股凉意也与阁内肃杀凝重的气氛迅速交织。
韩绛打开匣子,他的目光在上快速扫过,确认无误后,亲手把试卷发给了六人。
跟礼部省试一样,按照帖经、墨义、诗赋、策论的顺序答题。
先拿到手的,是帖经的卷子。
“今日之比,依省试规制,分四场较量,团体总评高者胜。”
陆北顾匆忙摒弃杂念,心神沉静下来。
帖经没什么好说的,对于他们来讲比的唯有谁更认真,完全不出错,不给团队拖后腿。
得益于自穿越以来对《论语》的勤学默背,所有帖经题目,陆北顾只要看一眼,完整的文字就能在他脑海中清晰地浮现。
陆北顾提笔蘸墨,手腕沉稳,一行行端正清晰的正楷如流水般落在纸上,速度极快,几乎没有停顿,偶尔遇到需要斟酌的内容,也只需稍作凝神。
而他身旁,苏轼虽面色仍有些发白,但眼神专注,落笔速度竟也不慢,苏辙则显得更为谨慎,一笔一划力求工整无误,速度稍缓但极其稳健。
阁外廊下的蜀闽举子们鸦雀无声。
时间在凝重的气氛中悄然流逝,半个多时辰后,双方几乎同时搁笔。
韩绛收好卷子,开始批阅,仔细地核对每一处答案。
阁内阁外,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六张薄薄的考卷上,气氛比答题时更加紧张。
片刻,韩绛朗声宣布结果。
“第一场帖经,蜀闽双方皆全对,平手。”
蜀地举子们紧绷的神情终于稍稍放松,脸上露出振奋之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