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大脚也有些不信:“快嘴媳妇,你咋知道的?这消息准不准?” 快嘴媳妇哼道:“昨儿个,朱益民去俺家送礼,亲口给俺说的,你说准不准?他这个月就发了四百五十块钱。” 关于快嘴媳妇、周家、朱益民三人的冲突,大家伙早已耳熟能详,倒是没有人怀疑。 “乖乖,这周玉凤要是知道朱益民赚这么多,不得后悔死了!” “要不说周玉凤傻呢?把自家的钱都给了娘家,这下可好,男人不跟你过了,以后且等着受罪吧。” “谁说不是呢,要不了多久,老周家进了新媳妇,她这个大姑姐迟早被赶出家门……” 众人幸灾乐祸了几句。 王二麻子又提起之前的话题:“这工人和民兵的工资和福利这么高,那老李家到底赚了多少钱?快嘴媳妇,你知道不?” 快嘴媳妇答道:“一斤黄瓜在京城卖七块,他一个大棚能产几千斤黄瓜,等黄瓜拉秧了还能再种一茬其他的青菜,又是几千斤的产量,一直能卖到明年五月底。你说他赚多少钱?” 王二麻子张大了嘴巴,能吞下一个馒头:“这……一个大棚少说也能赚几万块钱!早知道俺也跟着他种蔬菜大棚了!” 胖婶丈夫也跟着老李家挖过大棚地基,她咬咬牙,:“俺男人知道怎么挖大棚地基,明年俺家也起个棚。” 王大脚也不甘人后:“明年俺家也是……” 快嘴媳妇嗤笑道:“你以为那蔬菜大棚是想种就能种的?朱益民也跟着种了,还不是差点出事了。得有人教才行……” 很快,关于蔬菜大棚的话题在大营村传开了,很多人都形成了一种意识:种大棚能赚钱、学技术找李家…… 而这也恰恰是李哲想要的效果。 京城,365蔬菜店。 一辆卡车缓缓停在路边,车刚停稳,孙涛就听到动静出了门店。他正欲往驾驶室方向走,却见李哲从后车厢跳下来。 “嘿,李哥,您怎么坐后车厢里了?” 话音未落,驾驶室的门开了,李卫东率先下车,随即搀扶着一位年轻妇人落地。 孙涛见两人关系亲密,问道:“呦,这是大嫂吧?” “对,这是我嫂子。快过年了,想来京城逛逛。” “嘿,那敢情好!”孙涛上前招呼,“嫂子,我叫孙涛,常听青禾提起您。感谢您一直照顾她,今儿中午我请您和东哥吃饭!” 马来小笑道:“你就是小孙啊,我也常听青禾念叨你。你忙正事,甭客气,往后咱们见面的日子多着呢。” 李哲走近道:“嫂子,进店里瞧瞧?” 马来小张望道:“不是说对象在店里帮忙吗?今儿在不在?” 李哲笑答:“她今儿休息,怕是不过来了。” “你瞅瞅,我好不容易来一趟,倒扑了个空。” “您急什么?日子长着,早晚能见着。”李哲引她往店里走。 马来小踏入店内,见货架不仅摆着蔬菜水果,还有肉类杂货,惊叹:“娘哎,这不就是个代销店么?”她又细看价签,揉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反季蔬菜价高她晓得,可这牛肉咋更金贵? “老二,你这牛肉咋卖这么贵?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天上的龙肉呢!” 李哲解释:“嫂子,您猜对一半。这牛肉真是空运来的,外国货!” 马来小脱口问:“牛是坐飞机来的?” 李哲忍俊不禁:“您这么理解也成。不过它上飞机前就被分切好,冻着运来的。” 李卫东搬完菜招呼:“媳妇,你在店里待会儿,我送完菜来接你。” “去吧去吧。”马来小正瞧着新鲜,哪舍得离开。 她虽读书不多却好学,跟着李哲、孙涛在店内转悠,不懂便问,还帮理货大妈们搭了把手。见林知夏招待外国客人,更是稀罕得挪不开眼。 店门忽被推开,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提着两袋礼盒直奔李哲:“李老板!” 李哲觉得眼熟却一时想不起身份。 男子忙自我介绍:“我是建国饭店采购经理,常成。” 李哲恍然——对方确曾来过店里:“常经理贵客啊,快请坐!” 孙涛麻利搬来凳子。 常成堆笑道:“知道您年底事忙,我不多叨扰。这点心意您收下,等过完年闲了,咱们好好聚聚。”未等回应,他放下礼物便往外走。 李哲追出门相送,两人在寒风中客套几句。直至常成身影转过街角,李哲仍怔怔立在原地。 半晌,他咧嘴笑了:娘的,居然也有人给我送礼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