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金子也不知道听懂没听懂,反正叫的声音挺大。 狸花猫停止吃饭,抬起头,也冲着金子喵喵叫。 一猫一狗的第一次接触,似乎不太友好。 李哲对着一旁的谭静雅说:“我先把金子带回前院,回头有时间了,再让它们两个多亲近亲近。一会儿咱们在外面碰头。” “好的,李老板。” 李哲将金子拽回了前院,关上垂花门,又给它喂了点吃的。随后,李哲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李哲和谭静雅在门外碰头,两人骑着自行车直奔红桥市场。 红桥市场就在天坛附近,距离苏州胡同大概两公里多,骑自行车的话,十几分钟就到了。 86年红桥市场改造升级后,产品种类丰富了很多,不光有各式的家具,还增加了一些小商品,餐盘、瓷碗、筷子一类的也可以买到。 两人停好自行车。谭静雅问道:“李老板,咱们先买什么物品?” 李哲这是头一次,也没什么头绪:“咱们沿着市场一家家的逛吧,有合适的就先定下来,没合适的就接着看。” 谭静雅之前就来过红桥市场,对周围的情况比较熟悉,她指着前方的店铺:“那咱们就从东边往西边逛吧。我记得东边是有卖碗筷一类的,价格也不算贵。” “可以。”两人沿着街道往前走。路边除了店铺还有摆摊的,说是摊儿,有的就在地上铺块布,卖什么的都有。 “瞧一瞧看一看!魔都牌手表,正品保证!” “永久自行车,最后三辆!价格优惠!” “章丘三环大铁锅,真材实料、结实耐用,十年不坏!” “港岛来的牛仔裤,最新款式,京城最低价!” …… 摊子的老板各显神通,叫卖声不绝于耳。 两人先进了一家卖碗筷餐具的店铺,名字叫做大胖杂货,老板长得也很富态,可见确实赚到钱了。 胖老板一脸堆笑地走来:“两位同志,想要点什么?是家用,还是单位的?” “我们要开家餐厅,要购置不少的碗筷,价格能便宜一些吗?” “没问题!我们新上了一种瓷碗,厂家那边搞活动,价格比较优惠,我拿给您看看。”胖老板从门口的货架上拿下来一个碗,递给了李哲和谭静雅。 李哲接过碗看了看,很轻盈,做工看起来倒是还可以。不过他没有开餐厅的经验,也并不是很懂,看完之后递给了谭静雅。 谭静雅捏着碗壁,用修长的手指敲了一下,发出“嗡”的一声:“不成,这个碗胎质太薄了。容易打碎不说,摸起来也会比较烫手。” “您是行家!”胖老板一挑大拇指,“这个碗的胎质确实比较薄,胜在价格便宜。” 谭静雅说道:“老板,我们是自己开的餐厅,您可别跟我们糊弄事儿。您要是再推荐类似的商品,我们就去别家了。” “甭介,我再给您挑一个胎质厚一些的,但价格也会稍微贵一些。”胖老板又从旁边的货架上取下了一个白色印花瓷碗,递给谭静雅。 谭静雅又用刚才的方法检查了一遍,问道:“老板,这种碗多少钱一个?” “这种碗的零售价是4毛。如果您要的多,我给您按3毛5一个。” 谭静雅将碗递给旁边的李哲问道:“李老板,您看看怎么样?” 李哲接过碗瞅了瞅,觉得碗的质量还可以,但这个价格有点贵。后世市场里比较便宜的碗,估计也才两三块钱左右。 他开口说道:“碗还可以,就是价格高了。” 谭静雅点点头,对着胖老板说:“老板,你开个最低价吧,也省得我们再讲价了。” 胖老板伸出3根手指:“3毛钱一个,这是最低价了。” 谭静雅靠近李哲耳语道:“李老板,我觉得这个价格还可以,您觉得呢?” 李哲对于这个时代的碗筷价格并不是很清楚。他之前觉得贵,是因为后世碗的涨价幅度并不高。但谭静雅既然觉得不贵,那就说明3毛一个碗是符合这个时代价格的。 那只能说明一种情况:未来工业化和运输业的发达降低了瓷碗的成本,导致瓷碗的涨价幅度并不高。 老板刚刚推荐的碗是最常见的,用来装米饭的吧。但开餐厅需要用到的碗的种类很多,比如小汤碗、大汤碗、面碗、味碟,每一种都需要去挑选。 盘子的种类也很多,比如说平盘、圆盘、深盘、异形盘。每一种盘子装的菜品也不一样。 比如说圆盘适合大多数菜品,平盘适合装主食一类的,深盘适合装带汤的菜,异形盘最常见的是椭圆形的,比较适合用来装鱼。 盘子的价格要比碗更贵一些。除了实用性之外,美观性也很重要。 李哲挑选了一个透着蓝色花纹的圆盘,图形很简单,颜色素雅,但也不会太单调。 “谭姐,你看看这个盘子怎么样?”圆盘是使用率最高的,决定着所有餐具的主要风格。 谭静雅拿起餐盘,掂了掂重量,敲了敲盘底,又在盘子里摸了一圈,柳眉微蹙:“这个盘子属于釉上彩。这些蓝色图案都是在已经烧成的白釉上用材料进行彩绘,虽然也二次烧制了,但材料直接暴露在餐具表面。 如果材料质量一般,或者烧制的工艺不当,他这个图案就会越用越浅。所以,如果是想买带颜色图案的瓷器餐具,最好是买釉下彩。” 李哲也听说过釉上彩和釉下彩。只是碗盘这东西用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也很少坏,所以并没有实际的购买经验,下意识地问:“这个釉上彩和釉下彩如何分辨?” “首先是看颜色。釉上彩的颜色更为鲜艳,和周边的瓷面有光泽差异。 其次就是用手摸,釉下彩的颜料被釉层覆盖,表面光滑平整和其他部位的手感是一样的。 如果是釉上彩,因为颜料在釉层上面,你用手就可以摸出图案的凹凸感。” 李哲摸了一下刚才的圆盘,有蓝色图案的地方,果然要比其他的地方更粗糙。 因为买的餐具种类样式较多,两人只在大胖杂货店买了一部分餐具。最后又逛了其他的店铺。他们挑选的标准有三个:美观、实用、便宜。 挑选完瓷盘和瓷碗后,还购买了勺子和筷子。勺子有铁勺和瓷勺,筷子则是买的竹筷。 与木筷相比,竹筷的优点很多,比如说更耐潮、没有毛刺,价格也更便宜。 最后两人逛的是包间的桌子和椅子,也是这次购物的大件儿。 听到两人要看餐厅用的桌椅,店铺的老板娘直接将两人领到后面不远的仓库里,里面堆放着各式各样的桌椅,种类更加齐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