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说你餐厅工作的女孩,都是京城本地的?我不信。餐厅里打工的那些服务员,你看对眼了,聊得来,也可以相处嘛。不比在农村相亲要强。” 他又补充道,“这话别乱说。传到你嫂子耳朵里,我跟你们没完。” “那不能。”王建军笑道,“我俩都不是爱嚼舌根的人。” 收拾完北屋,哥仨又把东厢房收拾出来。 中午,哥仨随便对付了一口,休息了一会。 下午两点钟,两辆货车停在门口,亿佳尚品的家具到了。 每辆货车都有两个跟车装卸的小伙,再加上李哲兄弟和梁司机帮忙搭手,八个人开始卸家具。 北屋有东西两个套房和客厅,东厢房也有三间屋子,置办的家具不少,足足忙了两个多小时才将家具安置好。 忙完后,李哲给四个师傅倒上茶水,又拿出一些点心,让他们吃好喝好才离开。 李哲回到北屋,看着置办齐备的房间,心道:这才像样嘛。这些家具虽是新买的,却不是新做的,晾晒两天就可以搬进来住。 …… 临近中午。 崇文门西大街蜀香居餐厅外,一辆红色的拉达轿车停在路边。 驾驶室走下来一位烫着卷发的圆脸女青年,她衣着时尚,长得虽不算很漂亮,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和力。 她锁上车门走进餐厅,旁边的女服务员微微躬身:“欢迎光临,您几位?” “你们李老板在吗?” 李哲正站在后厨房和谭静雅聊天,听到声音后扭头看过来,应道:“二姐,我在这儿。”他又对着谭静雅叮嘱了两句,随后领着沈亚楠上了二楼。 “二姐,你的车开得怎么样?” “挺好的。就是不太熟练,不敢开太快。”沈亚楠应了一声,跟着李哲进了包间问道,“怎么想起约我到这儿吃饭了?” 李哲请她坐下,拿出自带的龙井茶泡上:“你天天在西餐厅吃饭不腻啊?再说了,你现在有车了,我这儿离你那儿也不远,就当是练车了。” 沈亚楠一拍脑袋:“你说的也对呀。我现在有车了,上哪儿吃还不是一脚油门的事儿。”她最近经常待在西餐厅吃饭,早就吃腻了,一到中午吃饭的点就犯愁。 沈亚楠接过菜单,一边看菜单一边问:“我最近就按你说的食谱吃,你看我显瘦吗?” 李哲仔细端详了一番:“显瘦。” 沈亚楠有些不信:“真的假的啊?那我问马蒂和苏明远,他俩咋说没看出来。” 李哲脱掉外套,拉了把椅子坐下,“你们天天见面,那肯定看不出来。你现在饮食控制好了,再做一些无氧运动——七分饮食,三分运动,保管你瘦成一条闪电。” “唉,你这嘴皮子是越来越溜了,还瘦成一条闪电。”二姐露出喜色,显然是说到心里去了,不过还是问道,“这个无氧运动是什么运动啊?” “有氧运动就是低强度运动,比如说慢跑、散步;无氧运动属于高强度运动,比如说快跑、力量训练。多练无氧运动可以增加肌肉,肌肉可以消耗热量。”李哲将后世的一些小技巧简单讲解了一下。 沈亚楠听得认真,甚至还拿出笔记本记下:“老弟呀,等二姐我瘦下来一定好好感谢你。” 李哲笑笑不说话。减肥不难,难的是不反弹。你呀,慢慢熬吧。 在他看来,胖瘦跟体质有很大关系,如果是易胖体质,那减肥就会成为终生事业。 二姐点了两道菜:一道双椒鱼头,一道蒜蓉油麦。 这两道菜对李哲来说有些太清淡,他又点了两菜一汤。 两人点好菜后,谭静雅亲自端着小吃和水果拼盘到了包间,她知道这是李哲请的贵客,打了声招呼就出去下单了。 李哲打开旁边的公文包,拿出两沓子钱:“二姐,这 4000块钱是给那位长辈的分红,5300元是您的。” 沈亚楠将两沓子钱收起来,问道:“老弟,这钱都分完了,下一批罐头本金咋办?” 李哲答道:“重新凑呗,以后每交付一批罐头,咱们就结清一次,免得把账弄混乱了。” 沈亚楠点点头:“那也成,这次咱们凑多少钱?” 李哲提议:“这次我打算交付 30吨罐头,五万本金就差不多了。这次加上苏明远,咱们是不是调整一下投资比例?” 两人讨论了一番,最终决定李哲出资两万,占股四成;沈亚楠出资一万五,占股三成;金百万、洪三、苏明远各出资五千,占股一成。 当然,给沈家长辈的两成分红也是不能少的。 包间的门响了,服务员端着木盘上菜:双椒鱼头、麻婆豆腐、爆炒河虾、水煮牛肉、水汆丸子汤。 两人吃了一会,垫了垫肚子,李哲继续说:“二姐,您应该也看到了,这次罐头的利润比第一次少了一半,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少酸黄瓜和青刀豆这两种利润较高的罐头,所以我打算种植一些青刀豆和腌渍小黄瓜。” 其实,不管沈亚楠是否能继续拿到苏联订单,李哲都会种植这两种蔬菜,原因很简单——他知道后世国内和“苏俄”的贸易关系会一直持续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