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积极分子(大章)-《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第(2/3)页

    王二麻子的脚步猛地顿住,像是被施了定身法,半晌才愣愣地问:“不……不是建大棚?”

    “大棚刚扩完,哪用得着这么多人。”老李往村东头的方向扬了扬下巴,“新租的四十亩地是露天种,专种腌渍小黄瓜和青刀豆,收了要送罐头厂的。就是翻地、下种、浇水这些露天农活,不用搭棚架。”

    “露……露天种菜?”王二麻子的脸“唰”地白了半截,眼睛瞪得老大,刚才那股劲头瞬间泄了大半。

    怎么突然变成露天种地了?这跟村里人种玉米大豆有啥两样?能赚啥大钱?

    老李瞅着他发愣的模样,故意皱起眉头反问:“咋了?露天活就不愿意干了?嫌风吹日晒不如大棚里舒坦?”

    “愿意!咋不愿意呢!”王二麻子猛地回过神,连忙梗着脖子应道,只是声音里透着点虚。

    他心里头跟打翻了苦水罐似的,又涩又闷。可转念一想,能进李家干活总比在家闲着强,好歹能挣着工钱,说不定慢慢能摸清门路,再求李哲教大棚技术。

    他强挤出笑脸,往老李跟前凑了凑:“李叔您说笑了,我咋会嫌累。种地的人还怕风吹日晒?您放心,明天我准第一个到!”

    老李看着他眼底那点藏不住的失落,心里明镜似的,却没点破,只是拍了拍他的胳膊:“行了,回去准备准备吧,明天带个水壶来,地里活儿糙,得多喝水。”

    王二麻子“哎”了一声,转身往回走。

    脚下的田埂磕磕绊绊,他心里头七上八下的——露天种的黄瓜豆角,真能卖出大棚菜的价?

    不过,李哲的眼光应该不会差吧?他越想越乱,路过围观新房的人群时,连王大脚喊他都没听见,满脑子都是露天菜地和大棚的影子在打转。

    ……

    广渠门内大街的筒子楼。

    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稳稳停在楼下,锃亮的车身能照出晾衣绳上飘动的床单。

    他刚拉开车门,就见楼道口的宋大爷揣着袖子凑过来,眼睛在轿车上转来转去,嘴里嘟囔着:“这谁家的车?这么气派,莫不是哪个单位的领导来视察?”

    李哲穿着件黑色皮夹克,拉链拉到顶,衬得眉眼愈发精神。

    宋大爷眯眼瞅了他半天,觉得眼熟却不敢认:“同志,您哪个单位的?要找谁啊?”宋大爷搓着手问,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李哲忍不住笑了,露出两排白牙:“宋大爷,咱见过面的,我是李振国的侄子李哲。”

    “哎呦!是老陈家的亲戚啊!我说咋看着眼熟?”宋大爷拍着大腿恍然大悟,眼睛瞪得溜圆,绕着伏尔加转了半圈,“你这小汽车哪来的?在哪个大单位当司机了?”

    以前邻居们习惯了将李振国当成农村来的上门女婿,没少背后嘀咕,谁能想到他侄子开着这么好的车来串门。

    “大爷您歇着,我上去串个门。”李哲没细说,转身打开后备箱,里面装着两个鼓鼓囊囊的网兜。

    刚把网兜拎出来,就见个背着书包的小胖子“噔噔噔”从远处跑了过来。

    “二哥!你来啦!”李辉京圆乎乎的脸上笑出两个酒窝,眼睛却直勾勾盯着伏尔加。

    李哲笑着问:“辉京,你这是刚下学?”

    “嗯嗯。”小胖子应了一声,眼睛依旧盯着车:“二哥,这车是你开过来的?真漂亮。”

    “刚买的。”李哲把网兜递给他,里面的油纸包发出窸窣声:“这些吃的是给你买的。”

    往常李辉京见到吃的,早就挪不开眼了,但今天他更好奇的是这辆轿车,“二哥,我能进去坐坐不?”

    李哲挥挥手:“上车,带你溜一圈!”

    “太好了!”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把网兜放回后备箱、书包也扔了进去,麻溜地爬上副驾驶。

    车里铺着深棕色的人造革座椅,仪表盘上的指针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李辉京手忙脚乱地系上安全带,鼻尖快贴到车窗上:“二哥,这车里还有收音机呢!”他摆弄着旋钮,里面传出范琳琳的歌声,“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

    “坐稳了。”李哲发动汽车,伏尔加平稳地驶出胡同。

    李辉京兴奋地摇下车窗,风把他的头发吹得乱糟糟的。

    汽车穿过马路口,他看见同班同学马前进正背着书包走路,立刻探出半个身子挥手:“马前进!看我坐的啥?!”

    马前进惊得张大嘴巴,站在原地直愣愣地看着轿车远去,李辉京得意地缩回头,脸上的肉都笑颤了。

    “二哥,这车多少钱啊?”小胖子摸着车门上的把手问,眼睛里满是崇拜。

    “不到三万。”李哲目视前方,嘴角带着笑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