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需一个暗示,其中的意味便已经明了。 ………… ………… 次日早朝之际,大殿之中。 文武百官皆按品阶位次分列而站,庄严肃穆之余,却处处透着压抑。 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愁眉不展,更多的则选择假装不存在,生怕一不小心便成了谁的替罪羊。 只因他们都心知肚明,潘泰如死了。 那个被皇帝亲自御批“调离养病”的潘泰如,离开不到三日,便横尸官道。 据说还是山匪劫杀,车毁马亡,无头尸体更是被悬在树顶。 手段之残忍,连带着不敢细想的巧合无不让人头皮发麻。 “你说……那动手的,真的是山匪吗?” “可若真的是山匪,又怎会分毫没抢,反而只取潘尚书的项上人头?” 一位年过五旬的二品老臣低声问身旁的同僚,神色中流露出几分不安。 眼看有人提到这事儿,另一人立刻接茬道:“我看这分明是杀鸡儆猴。” “可谁是鸡,谁又是猴?” 一时间,周遭众人倒是不敢接茬。 结合近几日的朝中局势,不少人都猜是皇帝下的手,可谁也没有证据。 这里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另一侧的大臣们,其中孙元镇和卢季良的脸色已经难看至极。 孙元镇自打得知噩耗后便茶饭不思,夜夜梦中都能梦到潘泰如前来索命。 现如今大眼一瞧便是须发凌乱,两眼发黑,脸色憔悴的更像是病了三日的,连站着都勉强。 卢季良也没好到哪去,虽不似孙元镇那般严重,但也面无血色,、脚步虚浮,根本不敢与任何人对视。 潘泰如的死,带给他们的冲击着实太大。 户部尚书都可以横死半道,那他们两个又为何不可? 别说是官道,他们毫不怀疑自己指不定哪天就横死街头。 而更让他们感到可怕的是,陛下对于此事连借口都懒得编。 山匪? 不过就是骗三岁小孩的谎话罢了! 可偏偏大家心知肚明,却没人敢把事情抬到明面上。 无人敢问,无人敢质疑,这才是让他们感到心惊的地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