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沈蓉娘家大嫂跟二嫂合计了一番,最后还是买下了铺子,用的是沈蓉给的两百两银子。 铺子落在沈蓉名下。 李凤莲和马秀秀去县里的当天傍晚,两人便上门,将契书交给了沈蓉。 沈蓉收了房契,便没有管铺子里的事儿,也不管嫂子们打算怎么做。 在长生和沈蓉忙着收药材那几天,县城里的铺子也开始收拾了。 卤肉铺子要求简单,砌了两个灶台,又打了两口大铁锅,马秀秀跟姐夫订好猪肉,铺子的准备工作也就齐活了。 为了这门生意,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已经在铺子后院的院子里住了下来。 马秀秀把握味道,带着大嫂和大哥一起做卤肉,而二哥每天天不亮就回镇子的陈记上拿鲜猪肉。 一时间,沈家两兄弟忙得不得了。 沈蓉这边也不轻松。 光炮制那么多当归,便是一门不轻的活儿。 在炮制药材这些天,长生把家里的家务活儿给包圆了,除了洗衣裳。 他不光在家做家务活儿,还每天去地里,把地收拾一番。 像之前收割决明子留下的桩子都要一一挖出来,晒干,当柴烧。 一场秋雨一场寒。 等秋收这批药材收拾好,送到镇子上的药材铺子时,已经快入冬了,村民们都穿上了夹袄。 “这些药材品相可真不错,上等干枸杞七十八斤,八十五文一斤,记六贯六百三十文。 决明子三百斤一十五斤,三十五文一斤,计十一贯零二十五文。 当归六十二斤,三百文一斤,记十八贯六百文。 共计三十六贯二百五十五文,沈大夫是要银子,还是铜钱?” 药铺掌柜的将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作响,最后得出一个让沈蓉惊喜的数字。 沈蓉听到有三十六贯,心里暗自吃惊。 她怎么都没想到不到五亩的地,种出来的药材居然卖这么多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