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中卖得最好的,便是沈蓉当初送给周二夫人的那套珍珠膏珍珠膏。 张六娘显然是个生意好手,见珍珠膏和珍珠乳极受欢迎,便将原本的高档锦盒套装,拆开来卖。 当然,若是有那买了送人的,直接买一套从清洁面容的胰子到凝露,珍珠乳,养肤的珍珠膏,送出去格外拿得出手。 还有那胰子,张六娘还给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洗颜膏。 洗颜膏分大中小三个尺寸。 当然,张六娘也做了不少各个色号的口脂,胭脂,画眉石黛,青雀头黛,以及妆粉…… 为了能快速打出珍颜坊张六娘还推出赠红票的活动。 每个进门的顾客花费的顾客,店里的小丫头们,都会送一张红票。 若是一次性消费客人超过了多少银子,又送一张能削价多少的红票。 红票可以当场用,也可以下次来花。 为此,珍颜坊的生意自开张以来,直接甩以前的铺子几条街。 沈蓉每日听着春杏几个说着珍颜坊里的生意多么多么好,心里就高兴。 开张半个月后,沈蓉约周二夫人一道儿去珍颜坊,盘了一下账。 十五天的时间,竟然盈利三万二千五百两。 沈蓉都惊呆了! 这才半个月啊! 要是一个月下来,那还不得六七万两啊! 周二夫人看了账本后,也觉得不可思议。 “这……这怎么心里这么多?” 说实话,她京中的那些铺衣料铺子,一个月能赚一两千就不错了。 可没想到,这胭脂铺居然…… 张六娘将账本拿起来,翻了翻,“铺子重新修缮五百九十两,珍珠一斛一千两,改造工坊二千三百两,大米,鲜花………共计四千二百三十两银子。” 张六娘顿了顿,“余下两万八千二百七十两。” 这其中还要减去坊里的师傅伙计的工钱。 不过,总体来说,比做别的生意都要赚。 沈蓉从珍颜坊中的成功,找到了一些做生意开铺子的信心,便让管家帮忙把她新买的铺子给装修一下。 并且再三交代管家一定要做大大的木框子,摆在架子上,日后好用来装果蔬。 沈蓉满心都盼着地里的果子蔬菜快快长大。 因沈蓉种的树,都是刚到开花结果的树龄,二月刚种下去没多久,都陆陆续续开始开花了。 果树开花,是好事,沈蓉做梦都看到满府的果树都挂了果子。 可惜,自二月中下了一场毛毛雨后,直到三月都要过完了,都没再下一场雨。 城外的农田里,刚下的种子刚冒芽儿,就奄儿了。 因平阳侯府种的瓜果蔬菜,都是在空间里发的芽,倒也没有出现那种情况。 只是,久不下雨,府中那些瓜果蔬菜都不怎么长了。 没办法,只能让下人早晚浇水。 幸好,平阳侯府的宅子里有井的,倒也避免跑到去城外护城河挑水。 但很快,府中的下人发现井里的水位也在逐渐降低。 这时,外面传来消息,护城河的水都降下去了一半。 这可把大家吓得不轻。 护城河里的水,可是引了活水来的,水位突然降低一半,只怕那引水的青鱼湖的湖水也降低了。 果然,没过多久,沈蓉出门时,便听到在京城再往北的那些地方已经旱了许久了,自过年以来没落过一滴雨。 自从沈蓉听到北边那个消息后,便带着孩子老老实实在家待着。 刚开始干旱时,长生刚开始还不时往庄子里去,帮忙给地里浇水。 可渐渐地,人们发现水都有些不够喝了,也不敢往地里撒了,只能省着用。 长生便没有再往庄子那边跑了。 白天在屋子里看书,天一擦黑,他便把丫鬟婆子赶出去,拉着沈蓉和孩子在空间里忙碌。 庄子里种不了地,长生便把全身的汗水挥洒在空间的地里。 长生这些天种的粮,又堆了一堆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