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祖孙俩商量了一番,六奶奶决定听沈蓉的建议,先把身体好好养一养,等做好准备,再出门。 沈蓉知道这次回乡,估计短时间是不会回来的,少则一两年,多则…… 沈蓉一时间忙碌了起来。 胭脂作坊的事是最简单的,原先一直都是张六娘经营,背靠国公府,她在不在都不重要,如今她要回乡一段时间,铺子里的事还是由张六娘打理,遇到处理不了的事,张六娘直接去找周二夫人即可。 至于庄子里的事和果蔬铺子,沈蓉便全权交给了龚管家。 他虽是管家,却也是龚太夫人的养子,让他接手这些,沈蓉没什么不放心的,只要地契她都捏在手中,就更出不了什么事了。 最后,最重要的是平平和安安读书的事。 当初,沈蓉托龚管家请了一位老夫子,入府给平平和安安启蒙。 老夫子姓姜,来历龚管家没有多说。 姜夫子有五十岁左右,平时只着一朴素的长袍,干瘦的脊背挺得笔直笔直的,看着有些古板。 可给两孩子讲起课来生动又幽默。 沈蓉曾偷偷地去听过几回。 姜夫子这一教便教了三年。 如今他们要离开京城,沈蓉总要告诉姜夫子一声。 这日,沈蓉亲自去西跨院那边接两个孩子下学。 见到姜夫子后,沈蓉便让菊香带两个孩子在外面等候。 沈蓉先对姜夫子行了一礼,道:“姜夫子,打扰了,家中孩子不日要南下,不知夫子可否愿意随我们一家人南下?若是姜夫子故土难离,便让两个孩子暂时……” 沈蓉话还没说完,便被打断了。 “我愿意!”姜夫子语气有些急切,话出口他便发现了失礼之处,有些不自在地捋了捋他的山羊胡子。 龚家这两个孩子是难得的聪慧孩子。 说实话,他活了大半辈子,聪明的孩子他见过不少,可聪明又有读书天分,又肯用功的孩子,他还真没遇到过。 结果一遇便让他遇到了俩儿。 兄妹俩都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一本书只要用心看一遍便能记下来。 女娃就不提了,男娃只凭借过目不忘这一点,再加上他的教导,这考取功名完全不在话下。 他姜怀远虽考取了功名,甚至考上了二榜进士,但他却不喜仕途经济,若是能教出一位文武双全的麒麟子出来,那他这一生算是没有白来一趟。 这些天,两个小家伙没少在课间休息时嘀咕回老家的事。 他听了就几天,也没见有人来问他的意见,可把他急得不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