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琅弟弟聪慧。” 宝钗当即点头,“姨母同母亲说了许多,母亲倒是未曾应下,只推说要思虑几日。 倒是我听了此事,深觉不妥,才此刻前来同琅弟弟拿个主意。” 这便是今日第二件事儿了。 贾琅给了宝钗答复,她也应了贾琅的好儿。 当即便说出王夫人去了他们处之事。 这事自然是瞒不住的,邢夫人如今掌管中馈,只消一查便即刻分明。 宝钗这般说便是露出一个讯号:薛家同荣国府二房不是一路人。 既同二房不是一处人,那自然是同贾琅这个大房嫡子有的聊了。 贾琅知晓宝钗心中已有了章程,只问道,“此事表姐如何想。” “原说我们薛家只是荣国府的亲戚,还是个七弯八拐才能摸得着的亲戚。 府内出了贵妃自然是好事。 只是却没有我们亲戚拿主意凑银子,买这份儿虚热闹的说法。” 宝钗窥了眼贾琅面色,见其面上带笑便心中安定,知晓对了他的意。 便续道,“我同母亲想着也是在府上叨扰了好些日子,薛家在京都的住处具已洒扫干净。 这几日便会向老太君请辞。 如今是大太太管家,还请琅弟弟同大太太说声,给我们行个方便。” 贾琅见对方知情识趣也不为难,当即应允。 又问道,“你如今拿定主意不去应选侍读,接下来又有甚么章程?” 宝钗也不瞒他,“之前想的是让家里借我的势,如今没了这念想一时也不知晓该如何了。 我虽是女子,于商贾之道却也算得上有些天赋。 先帮衬哥哥些时日,让薛家在京都立住才好。” 贾琅见她说了这一番话,倒是越发欣赏。 只道,“若是只是借势倒也不难,只是荣国公世子的势不知你敢不敢借?” 宝钗听了这话登时喜不自胜,只觉柳暗花明。 只是到底还是个清醒人儿,没被一时喜意冲昏头脑。 当下便出言试探,“琅弟弟如此助我,姐姐倒不知如何感谢才好。” 贾琅也不同她客气,直言,“也不是平白让表姐借势。 若真要借,我倒想着与其借表姐一人,不如借整个薛家。 只是不知表姐当不当得薛家的主?” 这话说的犀利,薛宝钗一介女眷自是当不了薛家的主。 若是她当得,薛姨妈又怎会带着他们兄妹求上京来, 又怎会成了今日这病猫模样。 但她也不恼,只道,“我知晓琅弟弟是想考校我,毕竟口说无凭。 我虽不成器,名下却还有几家商铺。 我们以三月为限,且叫弟弟瞧瞧我的手段。” 宝钗将那尊“善才”置于桌上,“若是考校过了,弟弟便助上姐姐一助。 若我功成,愿用举族之力供奉这尊‘善才’。” 这话说的,竟是要投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