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怎能不清楚这些地方官员的小心思? 但向来骄傲的他,打心眼里就看不起这种抢功行为。 说他清高也好,不和光同尘也罢。 本质上,苏云轩就是这样的人。 虽才华横溢,但眼中却容不下沙子。 “地方官员的责任,就是为新法的顺利推行提供支持和保障。” “记住,这是你们的本职,而不是绣衣卫的。” “罢了,本官会上奏陛下,将尔等功劳一一奏明。” 苏云轩目光扫过在场官员,想了想,道。 他最终还是稍稍妥协了。 不为别的,一切都是为了能更好地推广新法。 新法可以说是苏云轩的毕生之志。 他不希望新法推行时,再出什么波澜。 一众官员纷纷低头称是,内心忍不住雀跃起来。 就在此时。 堂外急匆匆跑来一名内侍,呼喊道:“大人,京城快马传来密信!” 苏云轩心头微震,他摆手让众官员暂时退下。 然后伸手接过信函,快速拆开浏览。 信的内容,让他面露沉重之色。 “那些反对新法的势力,又在蠢蠢欲动了!” “这一次居然连老……萧太师都掺和其中,真是多事之秋啊!” 苏云轩低声自语,眉头紧蹙。 密函上记载的虽是京畿江陵县发生的事情。 但他却一眼就看出,此次政变的源头,正是新法。 泰安帝用他推行新法,事实上已经让天下官员和士绅们不满到了极点。 无非是这些人忌惮洛珩在短时间内就平息了云贵、北境、中原、东海各地的叛乱,所展现出来的恐怖实力。 但,泰安帝让魏忠贤开启肃贪,却直接点燃了本就很不满的官员们的怒火。 “我接下来不能按部就班地巡视巴蜀,巴蜀的绣衣同样被洛珩整顿过,监视着地方上的一切。” “巴蜀的官员虽未必能如荆楚官员那般积极,但有绣衣卫在,他们也不敢消极怠工。” “我得……去关中!” “目前关中的绣衣力量最薄弱,我若能在关中让新法大行,这才能给陛下带来足够的底气。” 苏云轩心思百转,瞬间就做出了决定。 他转身朝内侍吩咐道。 “即刻召集内卫,明日随本官前往关中!” “如今陛下那般局势颇为艰难,就更需要一份不掺杂水分的成绩。” 内侍闻言,忙躬身应诺,而后快步而去。 苏云轩出京时,曾调拨一支内卫交由他差遣。 以他的手段,自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支百人内卫小队给收服了。 可以说,这是苏云轩目前手中唯一能倚仗的力量。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