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在军中到底没有根基,且骁骑将军也算不过是四品将军,未来上升势头大着呢。 再说就算官位升不上去了,不还有爵位可升嘛。 袁继桐如今身上可没爵位。 总不能也担心他封无可封吧? 听到泰安帝的话,沈言等人再次对视一眼。 “陛下,袁继桐立功虽大,却桀骜不驯,屡犯军纪,臣等一致以为不宜封赏过高。” 袁继桐自崛起后,便被兵部录入了档案。 他在军中所立的每一功,所犯的每一个错,兵部皆有记录。 故此,齐贤台众人自然也知道袁继桐的过往经历。 在沈言等人看来,这种桀骜不驯的军中骁将,宜多打压,不宜一味厚赏,以免对方愈发跋扈桀骜。 “是这样吗?” 泰安帝闻言,喃喃自语了一句。 他能记住袁继桐,老实说还是因为洛珩以前提过一嘴的缘故。 洛珩对其评价颇高,泰安帝这才能记住。 否则区区一个军中小将,就算表现得再惊艳,也未必能直达天听。 “陛下,诸位大人。” “袁继桐此人我颇为了解。” “此君乃辽东籍人氏,机缘巧合之下,才入伍参军,故此初入军中时,这袁继桐屡屡触犯军纪。” “但近年来,他已改变了很多。” “我以为,功是功,过是过。” “有功就该赏,有过就该罚,不能因其过而忽视其功。” “否则必会在军中引起乱子。” 洛珩见状,斟酌着说道。 他赞同沈言等人觉得袁继桐桀骜,要打压一下的意思。 只是在洛珩看来,功过不能混为一谈。 军中武夫思绪比较简单。 若有功不赏,只会引起武夫们不满。 长此以往,只会不利于大楚。 “这……” 沈言等人闻言,皆陷入了沉思。 他们承认,洛珩的话才是至理名言。 反倒是他们,因为一贯的文官思维,倒是狭隘了。 念及此。 沈言轻轻一叹。 “是我狭隘了,还是洛侯想得周到。” “陛下,洛侯,待我与诸位同僚重新商议一下,再呈交陛下御览。” 洛珩和泰安帝自无异议。 当即,沈言与一众齐贤台主事,重新商议起来。 这一次他们认真了很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