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洛珩细细思忖着村长的回答,目光微微一凝。 这义商与嫪大器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 否则为何偏偏选择杏花村这座小祠进行资助,并替换了塑像? “那义商是何人?” “可曾来过你们村中?” 洛珩紧接着问道。 想要揪出嫪大器,眼下这个义商就是关键。 村长闻言,摇了摇头。 “义商自称姓张,从未露面,只是托人送来资金,交代帮忙修缮祠庙。” 这会,他已经渐渐放松下来。 看来绣衣卫不是冲着他贪昧了三两银子的事情而来。 敢情刚刚白惊吓一场。 洛珩皱起了眉头。 张姓义商居然连面都没露过? 如此藏头露尾,显然不正常。 洛珩叮嘱道。 “雀九,鲲一,你们先去村里走访一番。” “看看能不能从村民口中打探出这位‘张’姓义商的信息。” 雀九、鲲一忙躬身应诺。 二人领命而去。 洛珩则继续在祠庙周围搜寻可疑之处。 村长则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这话都问完了,都督怎么还不让他走? …… 一个时辰后。 雀九和鲲一返回小祠。 不等洛珩开口,雀九便已经迫不及待的回禀道。 “都督,村中村民无人知晓有关义商的更多信息。” “但在集市上,却有一来自关中的商贾,告知了我等张姓义商的消息。” 洛珩闻言,面色平静的点了点头。 “那姓张的,必然也是来自关中对吧?” 此言一出。 雀九和鲲一皆吃了一惊。 都督是如何知道的? 咱们都还没说呢。 “都督英明,根据那关中商贾交代,张姓义商正是他乡梓,叫做张鸣。” “他们二人南下之时在半途相识,后来一并来到京城。” “关中商贾说,张鸣曾跟他提过一嘴资助杏花村的事情,他为此还劝说过张鸣几句,故此印象特别深刻。” 雀九口齿伶俐,能说会道,仅仅三言两语,便将事情交代的一清二楚。 这要是换做鲲一来讲的话,多半还要扯皮半天,才能把话说清楚。 洛珩闻言,点了点头。 “关中商贾可有交代,那张鸣现在何处?” “回都督,那张鸣尚未离京,按照关中商贾的说法,此人如今暂居于望江楼,约莫月底才会返回关中。” 雀九连忙回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