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决断高度.飞机的高度已经低于决断高度了。”刘长健的双眼死死的盯着高度仪。 但是陆轻舟的眼前依然一片漆黑。 除了偶尔因为一闪而过的闪电带来的片刻光明。 他的视线依然穿不透前方的黑暗。 也就是说。 现在这架c919依然被困在积雨云团里。 而这团积雨云团的高度,比想象中还要低。 现在飞机的高度已经低于决断高度了,要是执意下高度的话,或许会导致飞机降落失败,直接坠毁在跑道上。 陆轻舟已经急的满头大汗了。 但是他根本没有时间抹掉额头上的汗水,而是双手牢牢的控制着操作杆。 试图控制住这头已经发狂的巨兽。 “我看不见,我他妈还是看不见。”陆轻舟急的直接爆粗口了。 刘长健也是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他现在很想让陆轻舟拉起机头复飞,但是又担心这样做的话会被困死在积雨云团里。 所以他们现在完全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尤其是飞机的高度已经低于决断高度了。 更像是被人往鬼门关上狠狠的踹上一脚。 决断高度的作用和决断速度大差不差,一个是飞机降落时需要注意的数据,一个则是飞机起飞时需要注意的数据。 1958年。 喷气式飞机已经广泛运用于民航界了。 但是和之前的螺旋桨飞机不一样,喷气式飞机速度更快,飞的更高。 同时,受到天气的影响也更多。 所以自从喷气式飞机得到广泛运用之后,‘决断高度’这一概念也孕育而生。 那么决断高度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就是飞机在降落之前,对飞机的位置和外部目视条件有着充分的把握。 这个高度就是决断高度。 从飞行角度来说,决断高度是决定使用目视方法继续降落之前能够下降的极限。 要是飞行员通过决断高度之前还没有确立进近符合规定的目视条件,就必须复飞。 说人话。 就是下了决断高度之后,飞行员就必须通过外部视觉条件,进行降落。 如果达不到这个条件,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坠机、或者冲出跑道等危险事故的发生。 不过和决断速度不一样的是。 决断高度并不是飞行员决定着陆或者复飞的必要条件,而是参考条件。 如果在紧急情况下。 飞机即将落地或者已经落地了,飞行员依然可以加大油门拉杆复飞。 而如果飞机遭遇紧急情况,哪怕不具备决断高度条件,也可以尝试降落。 这和‘八该一反对’原则并不冲突。 什么事‘八该一反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