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孟德志的稿费过来,自己就去买个厚厚的军绿大衣。 不过这种大衣不但贵,还需要票。 钱倒是有,可是军绿大衣的票…… “大远哥,大远哥,有你的信!”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快速的从村口跑过来,大声的朝着程旭远道。 程旭远愣了一下,心说这是录取通知书来了吗? 程家栋可是说很快就到,这过了十多天,应该也差不多了。 虽然对于自己被录取,已经有了充分的把握,但是想到燕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还是有点兴奋。 毕竟后世,他可是连燕京大学的门都没有摸着啊。 来到村口,就见骑着自行车的邮递员,正在被村民围着说笑。 看到程旭远过来,有人就道:“大远,看看是不是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那三十多岁,穿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朝着程旭远打量了两眼,就从自行车后座的帆布袋子里拿出了一个厚信封道:“程旭远,这有你一封信,还有一个电报,伱签一下字。” 这么厚的信封,应该不是录取通知书。程旭远没有打开信封,而是接过了那电报。 这是电报吗? 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程旭远一阵无语。 他朝着电报上仔细看去,就见上面写道:“程旭远,你写的《当幸福来敲门》发表后,引起了剧烈的反响,现在有不少读者写信过来。还有,我们的杂志准备加印十万份,广播电台让人过来联系,想要将《当幸福来敲门》改编成广播剧。” “还有,我们编辑部的负责人觉得,你的《当幸福来敲门》已经具备了开座谈会的资格,想和你商量一下这件事。” “你什么时候回来?” “速回电报,张德宁。” 电报不算标点,有一百多字,按照一个字两分钱算,如果再加上翻译费,这一封电报,足足要用三块多钱! 三块多钱,都能买一只烧鸡了! 发个电报,用得着这么多字吗? 程旭远吐槽了一句,就将目光落在了那厚厚的信封上,看了一眼来信人的落款,赫然是历史研究编辑部。 打开信封,就见里面除了几本杂志外,还有一封信,程旭远打开信,发现这信竟然是孟德志写的。 在信里面,孟德志告诉程旭远,经过他的争取,杂志社已经决定将八万字的稿费,先发给他。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引起的反响,他们决定将程旭远的稿费提高一元。 也就是从每千字五元,提升到了六元。 在信中,孟德志要程旭远在家里,一定不能放松,一定要笔耕不辍,绝对不能耽误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稿子。 最后,孟德志在信的最后,询问程旭远什么时候回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