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程旭远定睛一看,就见在上面比较显眼的位置,印着一篇文章,题目是《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读徐凌云《当幸福来敲门》有感》。 看着这篇足足有上千字的评论文章,程旭远笑着道:“这有点太夸奖了,我本人还差得远呢!” 牛万嘉道:“小程,你觉得这只是夸你吗?” “我给你说,这是对你、还有你的作品的一种肯定。” “有了这个评论,以后你的《当幸福来敲门》,那就是身价倍增啊!” 程旭远对于牛万嘉说的情况自然清楚,他笑了笑道:“对照这个夸奖,有很多地方,我还是要努力的。” 牛万嘉看着谦虚的程旭远,不无嫉妒的道:“小程,虽然你只是写了一篇,但是你已经可以说是优秀的青年作者了。” “哎,比我可强多了!” 虽然牛万嘉的话说的有点酸酸的,但是他说的却是一个事实。 经过这篇评论文章,在程旭远青年作者的头衔旁边,可以再加上一个“优秀”了。 上午和牛万嘉一起喝了半瓶酒,下午休息了一个小时后,程旭远就提着一斤从老家带过来的炸果子,来到了孟德志住的白楼。 虽然负责白楼的进出的门卫还认识程旭远,但是他还是在和孟德志联系了之后,才放程旭远进去。 因为过年,不但孟德志在家,莫云琪也在家。 程旭远过去的时候,夫妻两个人正在看电视。 一边开门将程旭远迎进门来,孟德志一边笑着道:“我还以为你小子非得在老家过了十五才肯回来呢!” “怎么样,这次升学摆席怎么样?” 这次摆席的钱,主要是孟德志帮忙预支的稿费,而且他还帮忙将稿费从千字五元给争取到了千字六元。所以程旭远很是客气的道:“借您的光,这次摆席效果很不错。” “我本来想在老家过完十五再来的,但是我爸觉得我请假时间太长,让我赶紧回来上班。” “没办法,我只能早回来。” “今天上午回到的燕京。” “这是我老家的炸果子,味道还行,老孟你和莫姨尝一下。” 孟德志打开程旭远带来的油纸包,拿出了一个放在嘴边尝了尝,笑着道:“又甜又香,不错不错。” “对了,你的燕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收到了吗?” 程旭远道:“已经收到了,学历史。” “这可专业对口啊,我觉得你小子就应该去研究历史。”孟德志笑嘻嘻的道:“对于,玉晴的录取通知书也收到了,是中文系的。” 程旭远不知道为啥孟德志给自己提这个,也许只是话赶话,就这么随口一说。 “那挺好。”程旭远随口应道。 莫云琪道:“小程,你的《明朝那些事儿》,这些天写了多少稿子?” 这不怪莫云琪一上来就问工作上的事情,而是她们的杂志,随着第二期刊发,受欢迎程度给人一种直线上升的感觉。 不但定量一下子增加了十万册,而且连带着第一期还被要求加印。 作为一家杂志社,谁不想让自己多卖一些呢。 程旭远拿出自己在程家庄大队时写的稿子递给莫云琪道:“莫姨,我在老家比较忙,所以就写了五万多字。” 莫云琪看着厚厚的稿子,笑着道:“五万多字也不少了。” “我等一下好好看看。” 闲聊了一些过年的事情后,孟德志突然神色变得郑重道:“小程,前两天我去万老家里拜年,万老又提起了你。” “说你写的东西很有灵性,他希望你能笔耕不辍,继续创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