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了,今天我们交流的行程,是香江的中文大学,你还过去吗?” 对于这个,程旭远倒也没有拒绝。 毕竟,来都来了,该去看看就得去看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昨天意外的原因,今天的行程,倒是没有什么调整,不过程旭远遇到的问题最多,看他的人也最多。 好在,一切都进行的还算顺利。 在程旭远完成任务回到住处的时候,就看到宾馆中有两拨人正在等自己。 一拨是林更生和两个年轻人,另外一拨则是《明报》的董承和他的老板查先生。 虽然都是同行,但是林更生的身份,自然没有办法和查先生比,所以他就很是谦虚的,将和程旭远率先交谈的机会让了出来。 对于这位查先生,程旭远自然很了解。 他的前世记忆中,很多都和这位有关。 交流团的小招待室,这一次就被程旭远给专用了。 在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后,董承就笑着道:“程先生,我们查先生对您是闻名已久,这次专门推掉了几个邀约,想要见您一面。” 程旭远笑着道:“对于查先生,我也是久闻大名。” 程旭远差一点脱口而出,我是看您的书长大的。 查先生和程旭远客气了几句之后,就笑着道:“程先生,今天看到新闻,我非常吃惊,您真的能过目不忘吗?” 听到这个问题,程旭远心说,果然是为了这个。 他笑了笑道:“过目不忘不敢当,只是记忆力好一点而已。” 查先生道:“那我能不能见识一下呢?” 程旭远笑着摆了摆手道:“这种事情,我可没办法给您验证。” “总不能让我拿一套明史,让您挑选着我背诵吧。”听着程旭远拒绝,查先生有点失望。 他在中,写过过目不忘的人,所以对于程旭远这种超强的记忆力,充满了好奇。 但是程旭远虽然客气,可是态度却很明朗:拒绝表演这个记忆力。 好在,有这样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程旭远是著名的年轻作家。 让他这样的人表演记忆力,好像也说不过去。 在稍微迟疑了一下,查先生也只能道:“程先生,我这次来,除了好奇您的记忆力,也是为了您《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的出版。” “如果程先生愿意把这本书交给我们出版,我们给您百分之二十的版税,程先生意下如何?” 程旭远知道百分之二十,已经是最高了。 能够拿出这个价格,足以说明,一向对稿酬把持得非常紧的查先生,已经非常有诚意了。 而能够如此痛快的给这个价格,恐怕也和他现在的名气有关。 程旭远道:“谢谢查先生看重,对于这个版税,我没有太大的意见。” “但是,我还是那句话,已经和董先生说过了,同等条件下,《今晚报》有优先权。” “不如等我和林主编谈了之后再说。” 查先生道:“这个自然,我刚刚说的,就是为了表达我的诚意。” “等程先生有了决定,可以随时联系董承。” 随着查先生和董承的离去,林更生带着两个年轻人走了进来。 这两个年轻人都是《今晚报》的编辑,林更生带他们过来,就是为了让他们和程旭远加强联系。 寒暄落座之后,林更生就笑着道:“程先生,又到了快给您汇稿费的时候了。” “以往要汇到燕京,现在程先生您在香江,就不用汇了。” “所以呢,我就把这个月的稿酬给您拿来了。” “一共是一万零八十元,这个月是按照千字八十四元给您结算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