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作为邀请程旭远来纽约的人,米勒先生无疑是最关心程旭远的,毕竟,程旭远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他有点不好交代。 不过,随着《阿甘正传》和《楚门的世界》等短篇写出,米勒先生整个人,都已经震惊的无以复加。 虽然他不能确定,程旭远这些,到底是之前就已经写好的,还是现写的,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些的每一篇,都让他心动不已。 他觉得,如果这些都改编成话剧的话,那一定不比《当幸福来敲门》差。 还有就是,这些已经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高度重视。 比如,一位旅居纽约的评论家;比如,几个家;还有,就是几位大导演…… 今天,程旭远,将会带给自己什么惊喜呢? 拿起新到的报纸,米勒先生快速的翻到了固定的一版。这一版就是发表程旭远的地方。 《触不可及》 看到这个题目,米勒先生的心中不由得一动,看这个题目,就让他对这篇充满了期待。 而这个,也没有让米勒先生失望。 看着两个性格迥异,生活天壤之别,但是却成为了知己的人,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既感慨这种友情,又感慨程旭远的才情。 也就是四天功夫,四篇风格不一,但是看了,却让人从心中,升起莫名感动的短片。 这种无论是改编成话剧,还是电影,那都是能够获奖的。 欧亨利也不过如此吧! 心中想到程旭远曾经获得的奖项,米勒先生竟然生出了这种念头。 在自己的心头出现这种想法的时候,米勒先生还觉得自己有点大逆不道,可是再次品味了一下《触不可及》,他觉得自己的评价,好像很正常。 “叮铃铃……” 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因为看程旭远的文章,而感到什么也不愿意做的米勒先生,最终还是拿起了电话。 “请问哪位?” 在电话接通的瞬间,米勒先生沉声的问道。 “亲爱的米勒,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到了吗?”电话那头,在《纽约时报》当主编的朋友约瑟夫的声音传了过来。 米勒笑着道:“我刚刚没有听清声音,约瑟夫你打电话有什么事儿吗?” 约瑟夫笑着道:“亲爱的米勒,你的那个朋友,我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天才。” “他的,引起了很多的讨论。” “我们的报纸,已经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和电话,都是对他前面几篇的讨论。” “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些信给你那位朋友送过去。” “当然,我们还希望,能给你那位朋友开辟一个专栏。” “将那些读者的信中,比较有代表的问题,请你的那位朋友来解答。” “我觉得,这个栏目,一定能吸引不少的读者。” 听着自己老朋友的话,米勒先生道:“约瑟夫,咱们之前已经说好了,我那位朋友还有其他的事情。” “他还有三四天,就要离开咱们这里了。” “而且,他这几天,还要写新的文章。” “我觉得,你不应该打扰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