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道蓝色的流星拖拽着细长的焰火划过天际。 如白驹过隙。 它撕开了厚厚的云层。 橘红色的天幕若隐若现。 蔡国熙挥袖一扫,袭面而来的狂风消弭于无形。 蔡国熙忧心忡忡的说道:“烽火台八百里加急,真是多事之秋啊。” 大明共四百四十个州,共设有一千二百多个烽火台。 大部分烽火台架设在驿站和大运河附近。 极大的维系并强化了,中枢对地方的管控。 同行的潘季驯与蔡国熙并肩而立,笑道:“神皇在上,众正盈朝。梦羲兄,正是我等大展身手之时。不过是些许风波,何故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蔡国熙说道:“承你吉言,他们终将离去,但大明......” 追求魔道飞升的尸解仙。 出去容易,想回来可就难了。 此消彼长,时机在我。 可惜,抛弃他们的嘉靖皇帝也是这样的。 蔡国熙望着天际残留的痕迹,不再深入探讨这个有些危险的话题:“上一次看到此神器发作,还是嘉靖三十九年。” 潘季驯沉默了一瞬,附和道:“不能亲眼目睹,实为生平一大憾事。” 此等承载社稷的神器,当真是让人神往。 潘季驯驾起水龙,将船舶奋力推向前方。 蔡国熙卷起大风,扬起船帆。 好风凭借力,一路北上。 与此同时。 先他们二人一步抵达京师的李贽。 这位泰州学派的名士。 已经被身为中书舍人的焦竑领着面圣去了。 前往社稷坛的路上。 “李兄,你为何如此怏怏不乐啊?”焦竑浑身轻松。 上上下下都写着两个字,舒坦。 “哼,明知故问。无缘无故,陛下为何想起李某人这无名小卒?我道为何,原来是你。”李贽说道:“真是交友不慎啊。” “哎,此言差矣,这可是上达天听的机会啊。”焦竑在承天门前止步,指着社稷坛的方向说道:“去吧,我这个俗人呢就不碍陛下的眼了。” 送走了焦竑。 李贽脸上神色复杂。 他转身就往社稷坛走去。 在经过大汉将军们的检阅后。 李贽提起青袍,跨步走上祭坛。 九层白玉堆砌而成的祭坛上。 浑身笼罩在明光下的皇帝就在前方。 “草民李贽,参见陛下。恭祝吾皇长乐未央。”李贽恭敬的磕头跪拜。 这一拜,是为了天下苍生。 而不是皇帝,所以他心悦臣服。 朱翊钧正要开口。 正当此时。 蓝色流星划过天际,直奔京师而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