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年后出师,找到工作后每个月薪水的十分之一都要交给师傅,或者双方商议一次买断。 不用担心这个工匠去了别的地方,因为但凡是在救世教皇国境内,所有行会都会统一管理。 以后在圣库庭之下,说不定还会有一个行会司的部门。 不论这些学徒在哪儿工作,本地行会都会朝这些工匠收取学徒费,然后存入银行,最后在秋暮岛取出给这些工匠师傅。 这样的话,一个工匠师傅的正式工匠徒弟越多,他每月的收益就越多。 同时霍恩还对帮工的最低工资作出了限制,要是有人一直无法通过,那就一直在各个工坊间当帮工也不错。 帮工其实就是跟着师傅做工的工匠,只不过他没有独立开设工坊的资格而已。 尽管这种方式还是会导致一个学徒可能还是无法出师,但却有了行会这个相对官方的组织,而且还有了脱离师傅的机会。 起码不会被一个坏师傅拖一辈子, 这法案虽不尽如人意,但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工艺传承问题和创新的问题。 霍恩期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尽量挖掘出可靠的工匠人才。????毕竟在霍恩的“自然神学”发育起来之前,大多数地方发明家和工程师都是从工匠中来。 不过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 能否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去等待这些工匠?信民们的消费能否覆盖这些工匠们的产品? 但这个就是救世军政府甚至是战争修士们的问题了。 听完了霍恩的解释,在场的工匠们面色各异,既有皱着眉沉思的,又有愤愤不平的。 从理性上来说,他们简直要为这个决定拍手叫好,当初他们都是蹉跎了多少时光,才得以出师。 可从感性上来说,他们又觉得心理不平衡。 为一个正式工匠的位置,他们可是吃尽了苦头才上来的。 那以后的人就不用再吃这些苦,而且数量还会大幅增加,那他们吃的苦算什么? 可就是再不满,以他们当前无处可去的处境,也只能硬生生憋着了。 “最后一件事。”寻常一周,和工匠们一一解答后,站到露台的下面,霍恩再次朝着他们说道,“就是你们一直等待的工作的事情。” 在场的工匠们纷纷挤过来,肩靠着肩地屏住呼吸,生怕遗漏了什么。 他们从急流市跑到这个犄角旮旯来,不就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霍恩不仅正式工匠资格包分配,甚至连工作都包分配吗? 先前的那些法令能忍受,主要就是在等着最后的戏肉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