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第一,因为战争帝国的主要产粮区——黄金平原一带都因为战争减产乃至停产。 第二,缺少了王庭的廉价粮食和糖,帝国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糖粮黑洞。 表现出来,就帝国大宗商品粮价最高达到了一蒲式耳(60磅)小麦20-30第纳尔的价格。 相当于每第纳尔2到3磅小麦! 这是正常粮价(批发)的十倍都不止。 这么好的机会,霍恩自然不会放过。 圣联立刻掏出他巨大的谷物出口出进了糖粮黑洞,黑洞中立刻流出了海量的金币。 光粮食贸易一项: 第一年出口了12万吨粮食,赚取了22万金镑。 第二年出口了20万吨粮食,赚取了28万金镑。 要不是法兰人中途横插一脚,霍恩还能赚得更多。 为什么三年间霍恩不需要乡村纳粮,还可以大搞建设? 因为不需要纳税那种无成本收粮。 就是低价收购这种有成本收粮,在粮食贸易的巨大收益下,这点成本也是近乎于无的。 为什么霍恩要延续嘉莉的《诫酒令》(劝说不要喝酒,禁止公开场合饮酒)? 就是为了防止余粮太多,被农夫们拿来酿酒,以导致粮食涨价嘛。 如果实在想喝的话,圣联还开设了圣有酒馆,有黑蛇湾产的果酒与山地郡产的松子酒。 就是价钱有点小贵。 《诫酒令》一出,配合种种政策,余粮便没处用了。 要么买了牛马与播种机,余粮给牛马当饲料。 要么就只能卖给恩情市场,输送到战场上换金镑。 圣联再趁着战乱,用得到的金镑大批量低价进购工艺机密,工匠,生产工具,学者,骡马,移民…… 不然修路修镇子的钱哪儿来的?耕地的牛马哪儿来的?建立小工坊的工匠哪儿来的? 光靠圣联自己国内那点内循环,光靠圣联自己的那点工匠,能有如今这景象? 也就是说,霍恩一边在圣联内部搞粮食管制,诫酒令,打击投机倒把。 凯瑟琳一边在帝国粮食市场上搞低买高卖,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猛搞投机倒把。 猛猛吸莱亚的血。 莱亚境内几个大的粮食市场,都被法兰商人以及凯瑟琳的投机倒把搞瘫痪了。 莱亚那边多瘫痪,圣联这边就有多繁荣。 只是正如戈丹报告中所说,这样不长久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