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丞相制度已废,六部官员与皇帝之间再无桥梁,大事小事都直接禀告。 吏部的一名官员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地方乡试已经完成,优中择优,学子都在进京赶考的路上。” “相关安排,该由陛下钦定。” 大小三十余州,层层选拔,成绩优异的学子不在少数。 周明阳手拿一份名单,看了又看,很快察觉到异样之处。 更何况刘瑾特意与他提醒,岂能够看不出来一些姓氏的人占比太重。 “朕要是没有记错,柳州之地颜姓为尊,就连刺史都姓颜。” “还有凉州的李家,丰州的赵家。” 周明阳拿着名册一一比对,世族子弟,权贵子孙,占了半数之多。 剩下的也都是一些乡绅土豪,背景深厚,大户人家的子弟。 “你们还真是好大的胆子,吏部尚书参与到蒋家作乱,被朕下令斩首。” “到了你们这里,一个个不思悔改,还想要把朕糊弄到什么时候?” 今时不同往日,周明阳在朝堂上有着相当大的话语权,不必担心权臣掣肘。 目露寒光,朝着吏部的那名官员直逼过去。 那名官员倒吸几口凉气,眼神中惊骇之情流露,赶忙跪在地上。 “臣愚钝,臣不懂!” “还真能说会道,既然你不懂,那朕就给你说出其中的猫腻。”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怎么的?朕的江山就必须要被这些世家大族所把控住,你们到底是跟朕一条心,还是跟他们一条心。” 周明阳将吏部官员呈递上来的名册,用力地摔到了地上。 冷冷一笑,不屑一顾地开口质问,要他们当场给自己一个回答。 果然不出所料,科考重启,就有人按捺不住着急地去动手脚。 周明阳哪怕是闭着眼睛想,都知道朝中官员和那些世家大族来往密切,收受贿赂,放出名额。 说得严重点,这便是买官卖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