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看着镜中的自己,亚瑟感到很失望。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快乐不起来。 ………………………… 演播室里,评委们都看到了李苏制作的第一个片段, 张一谋首先点评道, “这个开场还不错,故事从一个房间开始,集中在主角身上。” “在背景之中,又用广播的声音,介绍了一下这个城市的状况。” “我们虽然没有看到环卫工人是怎么罢工的,但我们也已经能想象出来,街道一定是脏乱差的。” 斯嘉丽也接着评价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 “亚瑟扯着自己的嘴角,让自己笑。但是,却留下一滴泪来。” “这滴泪,象征着他的自我拉扯的微妙情绪,设计得很不错。” “但是吧,这种自我拉扯的感觉,也不是一般的演员能演出的。” “如果要根据样片里的内容,把成片拍出来,难度很大。” 斯嘉丽说完, 斯皮尔伯鸽发表了反对的意见, “其实,从商业片的角度来说,这个开头不太好。” “因为节奏太慢了。” “他开场的戏,缺乏戏剧冲突。吸引不起观众的注意力。” “整场戏,就是亚瑟一个人的独角戏,对着镜子自我拉扯。” “现代的观众,没有那个耐心去看一个人的内心拉扯。” “你的情绪再微妙,又有什么用?观众不爱看这个。” “而且,你的情绪也不是大众化的情绪,观众很难共鸣。” 在评委发表观点的时候,观众们也弹幕纷飞, “我同意斯皮尔伯鸽导演的说法,这个开场戏,我看着就想睡觉。” “其实斯嘉丽说得也不错,如果能把那种情绪演出,也能吸引人,但就看你能不能演出来。” “我觉得,李苏是想写一个小丑的职业电影。主角是如何从底层小丑,一步步实现梦想,最终成为正式的喜剧演员的故事。你们看,他的标题也叫《小丑》。” “那他不是跑题了吗?难道最后用‘小人物也能实现梦想,做自己的超级英雄’强行圆回来?” “李苏应该也想到了这点,你看,他明明写的是主角从事小丑职业,却嫁接一个黑暗都市的哥谭市背景。估计是硬嫁接的,防止跑题。”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李苏就是个拍短视频的,他的实力根本驾驭不住大的题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