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能看出来亚瑟和这个女的看对眼了,但是他们之间开玩笑的方式,可太渗人了……拿手作枪的形状,来指着自己的脑袋……” “人在极度低落的时候,是很容易被这种黑色玩笑逗笑的。” “确实,如果把男女主角的相遇,都写成彼此治愈,就俗套了。几乎所有人都会这样写。” “黑暗的地狱笑话,只有男女主角两个人懂得。磕了磕了!这也是能够拯救心灵的爱情啊!” “但我还是觉得这一段太毒了!这女主角怎么是个带孩子的少妇啊?我不能接受!” “对啊!在《光明战士》里,主角全处全收!” “在《光明战士》里,主角老婆就是个刻薄的黄脸婆,她要是知道自己看不起的老公这么受欢迎,估计脸都会气歪!这才好看嘛!” “反观《小丑》,李苏写的这是什么玩意儿?你让主角接盘一个带孩子的少妇?” “亚瑟那个废物,他也配得到年轻貌美的女人?他也只配当接盘侠了!” ……………………………………………………………… 李苏看不到这些发表高论的弹幕, 他要继续写下一幕了。 下一幕是亚瑟和母亲的戏, 在这场戏里,会表现出亚瑟与母亲的复杂关系, 其实,他的这个扭曲而异常的家庭,也解释了亚瑟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母亲对亚瑟是有着期盼的,她希望亚瑟能给人们带来快乐, 她还给亚瑟取了个小名,叫“开心果”。 她的这种期盼,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亚瑟喜剧梦想。 但悲剧的是,在她的潜意识里,她认为亚瑟是一个严肃而悲伤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 母亲的这种矛盾态度,既塑造了亚瑟的理想,却又不理解不支持亚瑟的理想。 于是,在母亲不断的期盼和不断的否定中,亚瑟陷入了痛苦的挣扎, 他既对母亲爱得浓烈,也对母亲恨之入骨。 这就是接下来的一幕,要表达的内容, 李苏如此整理着思路,继续开始创作。 ………………………………………… 亚瑟的家中, 亚瑟正给身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洗澡, 母亲在心理上,也有些问题。 在洗澡的过程中,她一直念叨着托马斯·维恩的回信。 “他一定会回信的。” “他的回信,可能是被邮差给弄丢了。” 亚瑟听着她一直念叨,有些不能理解, 接着,他便问道, “妈妈,为什么你觉得他的回信那么重要啊?” 他妈妈答道, 第(2/3)页